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7篇
  免费   1223篇
  国内免费   642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369篇
临床医学   3281篇
内科学   1262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518篇
特种医学   9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252篇
综合类   5765篇
预防医学   3185篇
眼科学   689篇
药学   2630篇
  31篇
中国医学   2419篇
肿瘤学   388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1247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543篇
  2011年   1491篇
  2010年   1258篇
  2009年   1105篇
  2008年   1650篇
  2007年   1202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1348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564篇
  2000年   517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62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2):1045-1045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人用疫苗研究及临床应用专题学术会议拟于2005年第二季度召开(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所投稿件均编入会议论文集。会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将组织出版一期以疫苗为重点号的杂志。  相似文献   
82.
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长红 《中原医刊》2004,31(20):53-54
目的:找出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之差异,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分析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各30例。结果:与正常成人颅脑CT图像相比,新生儿脑组织灰白质密度均较低,且分界不清;存在透明隔间腔;无生理性钙斑;第四脑室、基底池较宽大;硬膜窦CT值偏高。结论:正常新生儿与成人颅脑CT图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诊断疾病时不要误认为异常。  相似文献   
83.
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有效方法。方法对层流洁净手术室百级、千级、万级各1间手术间,分别按《医药卫生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1996、《医药消毒卫生标准》GB/T15982-1995,在相同的温度、湿度下,共计8d,专人定时静态下,采用多点布控法(多点布控组)与常规布控法(常规布控组),分两组不同高度进行空气沉降法采样,30min后进行检测。结果多点布控与常规布控采样,细菌菌落数均未超标;无致病菌检出。多点布控组与常规布控组监测结果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点布控采样效果优于常规布控组。手术区在0.8m、1.2m高度多点布控采样检测结果无细菌生长;周边区地面上采样与周边高度0.8m处采样监测结果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点布控周边区地面上采样阳性率高于周边高度0.8m采样。常规布控0.8m高度采样阳性率高于1.2m高度采样,采样监测结果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点布控,手术区0.8 ̄1.2m高度、周边地面上采样进行空气沉降法监测是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低浓度小剂量利多卡因在肛门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肛门病手术者100例,手术时用0.25%盐酸利多卡因5-20ml,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作局部浸润麻醉。结果通过100例的肛门手术观察,结果显示麻醉满意顺利83例,麻醉良好17例,无1例麻醉无效失败。总有效率100%。此法麻醉效果确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此法具有易于掌握,效果好而安全的优越性,适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5.
对不同扫描层厚CT图像肝脏与竖脊肌的CT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同等噪声情况下,扫描层厚对肝脏和竖脊肌的CT值有不同影响,说明了扫描层厚较厚时,在CT图像的其它部位,噪声较小且不影响诊断结果;对于肝来说,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则会影响到诊断结果,因此在通过纹理分析对早期肝纤维化进行辅助诊断时,可考虑控制扫描层厚.  相似文献   
86.
图片报道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9):F0003-F0004
应香港中医中药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常设委员会的邀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率领代表团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席由香港中医药界52个团体本着爱国爱港、友好团结的精神联合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联欢晚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
佛顶珠对人精子直接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继铭  吴德光 《中草药》1989,20(11):24-26
  相似文献   
88.
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h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ABPM)。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大于或等于21.3/12.6kPa(160/95mmHg)和(或)18.7/12.0kPa(140/90mmHg)百分数等项目。近10年来,24h动态血压监测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应用。成为临床高血压病诊断和指导评价降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观察甘露醇静滴对外周静脉的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将100例神经外科应用甘露醇的清醒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在静滴甘露醇前用2%山莨菪碱外敷穿刺点周围静脉皮肤后,静滴35℃甘露醇;对照组常规方法静滴35℃甘露醇.结果 自接受甘露醇治疗开始后10~14d内,观察组出现静脉炎3例,对照组出现9例,2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结论 2%山莨菪碱可有效预防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