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36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95篇
预防医学   424篇
药学   258篇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给出了1例临床输血前后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的变化过程,输血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手段,而献血者主要采用酶免疫法检测HBSAg和ALT,大量输血对患者的两对半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有输血史的患者,临床医师和实验人员对传染性指标结果的解释应慎重,必要时可建议患者输血后1个月左右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为献血招募、降低输血途径传播HIV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和核酸试剂对2013—2020年间539 015例献血者标本进行HIV初筛,结果呈阳性者送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分析和比较不同特征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结果 539 015例献血者标本中,HIV初筛阳性120例(2.23/万),经确证HIV阳性53例(0.98/万)。2013—2020年男性献血者HIV阳性率和献血者HIV总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确证后标本HIV阳性率男性(1.34/万)高于女性(0.39/万),首次献血(3.17/万)高于重复献血(0.38/万),全血(1.05/万)高于单采血小板(0.22/万),外地户籍(2.39/万)高于本市户籍(0.91/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6~35岁(1.52/万)HIV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阳性献血者中,单纯HIV阳性41例(77.36%),HI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12例(22.64%)。结论 2013年以来开封地区献血人群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HIV感染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性、捐献全血、首次献血、低学历、公司职员及外地户籍献血人群。加强献血前征询及建立低危/稳定的献血队伍可降低/避免输血传播HIV风险。  相似文献   
63.
HBV感染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已众所周知,而乙肝的诊断一直主要依靠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和抗体.  相似文献   
64.
献血者丙型肝炎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为了解金华市献血者丙型肝炎检出情况及历年来的动态变化,笔者将1998—2007年10年来参加献血者的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者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抗-HCV阳性者进行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ag)和丙型肝炎核糖核酸(HCV RNA)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前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再次献血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前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再次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再次献血注意事项的认知评分;护理前后献血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再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前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再次献血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再次献血注意事项的认知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献血者再次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再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献血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注意事项的认知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不同献血人群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情况,及其对血液安全性的影响,为血液筛查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694例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血浆中HGV RNA,χ2检验比较不同献血人群HGV感染情况.结果 694例献血者共检出HGV RNA阳性15例(2.16%),93例部队献血者均未检出HGV RNA,164例街头献血者中HGV RNA阳性3例(1.83%),437例血站血小板献血者中HGV RNA阳性12例(2.75%).结论 部队献血者、街头献血者和血站血小板献血者3组献血人群的HGV感染率无差异,儿童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受血者等高危受血者有必要进行HGV筛查.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岳阳汉族人群Kidd(Jka/Jkb)、Duffy(Fya/Fyb)、Diego(Dia/Dib)、Dombrock(Doa/Dob)4种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基因频率和多态性特点,为建立该地区稀有血型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法)对303名岳阳汉族RhD(+)固定献血者进行4种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岳阳汉族人群Duffy血型的基因频率为Fya=0.9472,Fyb=0.0528;Dombrock血型基因频率为Doa=0.0842,Dob=0.9158;Diego血型基因频率为Dia=0.0247,Dib=0.9752;Kidd血型基因频率为Jka=0.4802,Jkb=0.5198。结论岳阳汉族人群Duffy、Diego、Kidd和Dombrock血型系统基因呈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68.
AIM: The healthy ranges for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levels are less well studi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ULN) for serum ALT levels, and to asses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rum ALT activity in apparently healthy blood donors. METHODS: A total of 1,939 blood donors were included. ALT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all cases using the same laboratory method. Healthy ranges for ALT levels were computed from the population at the lowest risk for liver disease.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associations between clinical factors and ALT levels. RESULTS: Serum ALT activity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male gender, but not associated with age. Association of ALT with BMI was more prominent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 Upper limit of normal for non-overweight women (BMI of less than 25) was 34 U/L, and for non-overweight men was 40 U/L. CONCLUSION: Serum ALT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sex and BMI. The normal range of ALT should be defined for male and female separately.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盐城地区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献血者抗-HCV,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CV RNA。结果盐城地区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07%(109/163 782);109例抗-HCV阳性者中,80例为单试剂阳性,29例为双试剂阳性;初次献血者抗-HCV阳性80例,重复献血者抗-HCV阳性29例;符合核酸检测要求的72例单试剂抗-HCV阳性者均为HCV RNA阴性。结论盐城地区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近三年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没有变化,抗-HCV单试剂阳性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提高单采血小板献血服务质量,扩大建立1支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分析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的因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改善了单采献血服务环境,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单采血小板服务质量和水平。结论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人次和献血者服务满意度,确保了临床血小板的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