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丰刘富 《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1):20-20,2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衢州市狂犬病疫情静息多年后,于2004年再现,2006—2007年快速上升。为探讨本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现对1993-2007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上海市咬人犬的狂犬病毒检测方法,为狂犬伤及多人的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狂犬病监测提供检测依据。[方法]采集2003至2005年9月疑似狂犬脑标本230份,用ELISA法、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小鼠感染法(MIT)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巢式PCR)检测标本。[结果]4种方法结果一致:狂犬病毒阳性率21.3%(49/230)。阳性率以2004年为高(22.2%)。时间分布以春夏季为多。地区分布依次为嘉定、宝山和青浦等地。[结论]dFA、巢式-PCR和ELISA的两两组合可作为快速诊断的方法和狂犬病应急事件处理和预防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近见报载:湖北省广水市有位姓刘的市民被狂犬咬伤嘴唇后,只注射了一支狂犬疫苗就不再注射。结果,18天后,他患了狂犬病,见人就咬,并将自己的舌头、嘴唇咬破,血流遍地,引来群狗,争着舔食地上的血迹。该镇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组织警力,将刘某及被他咬伤的人送往医院救治,同时枪杀了34条可能感染狂犬病毒的狗,挖坑深埋。刘某则于两天后因心律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54.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1 000例犬咬伤患者在我中心进行伤口处理及接种狂犬病疫苗,现将情况分析如下。1方法1.1伤口处理:及时清除伤口上的犬涎及污垢,防止狂犬病毒继续侵入机体,用0.5%的碘伏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再  相似文献   
55.
56.
江东  姚川 《家庭护士》2005,(1):24-24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今年上半年卫生部公布的报告称,狂犬病病死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超过艾滋病。被猫咬伤也可能感染狂犬病,因此千万不能大意。  相似文献   
57.
狂犬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显军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2):I0001-I0004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又被称为疯狗病、恐水症。狂犬病主要由患狂犬病的犬、猫等温血动物传播,人一旦发病,没有可靠的治疗药品和方法,病死率几乎达100%。  相似文献   
58.
外观健康家犬狂犬病毒感染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9.
<正> 近年来我们引用酶免疫斑点法对狂犬病毒抗体进行了检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选择被疑似狂犬病动物(犬猫)咬(抓)伤后注射狂苗者,按常规全程肌注五针后10~15d取静脉血2ml。1.2 试剂:抗原膜由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人兽共患病室自制;酶标抗体(HRP—SPA)系上  相似文献   
60.
余汉杰 《四川医学》1991,12(4):226-229
狂犬病是一种十分古老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本文仅就狂犬病防治及研究方面的进展作简要复习,以供工作参考。一,狂犬病毒 (一)特点:为单股RNA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日光直射数分钟,56℃30~60分钟、100℃煮佛2分钟可灭活。常用消毒药品及有机溶剂亦易使之灭活。50%甘油及0.01%硫柳汞混合溶液可用于保存送检标本。本病毒在组织培养中易生长。 (二)抗原,至少有5种结构蛋白(G、L、M_1、M_2及N),其中G蛋白能诱生中和抗体,最为重要。除L蛋白外其他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及其基因组碱基顺序均已确定、不同毒株、其碱基排列有差异。已用遗传工程方法制成了G蛋白疫苗,口服试用于动物免疫,取得初步成功。 (三)分型: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用单克隆抗体将世界各地分离出的狂犬病毒各代表株分为4组。第1组包括狂犬病毒各典型街毒株及固定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