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广东省洪灾灾害护理管理对策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深入了解和探讨广东省洪灾区灾害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深入访问5家医疗单位的20位护理管理人员,并使用Colaizzi的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洪灾重灾区灾害护理管理对策包括灾害护理组织管理、灾害护理知识与技能管理和灾害护理教育管理3个方面.结论 广东省洪灾重灾区灾害护理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灾害护理管理的教育,使其更全面地掌握灾害护理管理的对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灾害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2.
浅谈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的药品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7月以来,巴基斯坦连降暴雨而引发建国以来最大的洪灾。8月26日中国政府紧急派遣第一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实施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任务。中国国际救援队于8月27到达巴基斯坦信德省特达(Thatta)市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建立一所流动医院,至9月14日,历时20天,圆满完成了洪灾救援任务。本文就此次救援行动药品保障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3.
跨国洪灾医学救援流动医院工作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回顾中国国际救援队分两批次赴巴基斯坦参加洪灾救援工作,分析洪灾救援任务特点与要求,按照流动医院医疗救援工作流程模式展开救援,合理筹建队伍、科学编组与指挥、准备工作内容与要求、完善组织与制度建设、科学设定工作时限、维护内外部关系、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流程再造与完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流动医院洪灾救援工作模式设计科学、功能齐全、运转顺畅、效果良好,满足了救援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部队在洪灾救援行动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救援部队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生数及构成比.结果 历年历次洪灾救援任务中,各系统疾病及食源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1997、1998、1999年食源性疾病分别占当年洪灾救援任务中总发病数的36.32%、23.40%、20.07%;救援重灾区中有两个同期发病上升,南北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病构成情况有显著差别.结论 前线官兵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为面广、强度小、相对集中等流行特点.应根据灾情程度、灾害地点、参战人数、参战时日、任务性质掌握疾病发病周期及规律,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使卫勤保障工作有效得力,减少疾病减员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95.
20 0 3年 7月 ,我国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洪灾 ,我市部分乡镇也遭洪灾影响 ,在洪灾期间 ,饮用水、食品等受到各种致病物的污染 ,影响城乡居民的健康与生活 ,因此确保灾区人民、抗洪一线干部和群众的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是摆在政府和食品卫生工作者面前 ,事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良机。尽管抗洪救灾期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涉及到法律政策性、业务技术性以及社会群众性的复杂情况 ,但是灾情就是命令 ,必须严肃处理 ,严格处置。笔者结合从事食品卫生工作多年的经验 ,回顾总结抗洪救灾期间食品卫生工作的一些做…  相似文献   
96.
近日,四川等地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造成12市州44县644万多人受灾。由于洪灾时饮用水源或供水系统遭到严重的污染或破坏,所以洪水过后传染病非常容易暴发流行。现就水灾后容易流行传播的疾病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7.
武警部队官兵在洪灾救援中伤病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武警部队官兵在灾害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伤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武警官兵在1990-2000年洪灾救援中总发病例数为46405人,其中居前5位的为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37.36%,呼吸系统疾病占28.24%,消化系统疾病占13.45%,损伤和中毒占8.47%;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6%;南北地区官兵疾病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洪灾救援第1、2周呼吸系统疾病友病率达高峰,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逐渐上升,第3、4周达高峰阶段,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也逐步上升,显示了不同时问段各系统疾病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抗洪救灾前线官兵的伤病呈现多元性与集中的特点,应根据不同伤病发病规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98.
2012年7月21日8时至22日4时,保定市西北部地区普降特大暴雨,造成涞源、涞水和易县等11个县(市)、84个乡(镇)、593个村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为自1963年以来致灾性最强、损失最惨重、基础设施破坏最严重的一次特大自然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保定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应急队伍,分别驰援涞源、涞水等县,深入灾区乡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
洪灾前后抚顺市新抚区几种腹泻病发病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现代预防医学》1997,24(4):417-419
本文通过对新抚区灾前、灾后两年菌痢发病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显著性检验,发现二者无差异(P>0.05),灾后菌痢发病率虽然下降,但发病高峰后移,集中在灾后半个月内;对菌痢和肠炎在两年间的发病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差异显著(P<0.05);灾后肠炎的报告发病数成倍增加,再结合漏诊率调查,则实际发病更多。由于灾后自来水浊度超标,致使人们普遍饮用地下水,但检验结果显示地下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均不同程度地超标。结果说明洪灾确实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但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可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0.
1998年6月12日后,闽北地区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整个闽北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成灾。在某市造成了200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特别是6月22日洪水在不到24h内上涨5~6m,城关成了一片汪洋。致使大批食品因来不及转移,被洪水浸泡达10~21h,给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