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9篇
临床医学   31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45篇
预防医学   131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32篇
  1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福建省近海加工用河Tun分布及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2.
Cholera ,a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epidemic dis-eases inthe world,can occurin a short time ,andspread quicklyto a wide region.Until 1992 ,onlyV.choleraeserogroup O1 was recognized as thecause of epidemic cholera . However in October1992 ,a major outbreak of a cholera-like illnesscaused by a newserogroupstrain ofV.choleraee-mergedinIndia and Bangladesh.In contrast to allpreviously reported non-O1 strains , which induceonly sporadic cases of human diarrhea without epi-demic potential ,the new…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的单链抗体(scFv)基因的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方法:从分泌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F4)中克隆该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基因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DQ011530和 DQ011531), 并通过基因重组为scFv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 经序列测定后, 电转化入毕赤酵母菌SMD1168中, 将经表型筛选和G418抗性筛选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PCR鉴定.结果:获得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scFv, 经G418浓度梯度筛选及PCR鉴定得到高拷贝整合的重组酵母菌株.结论:成功地构建溶藻弧菌抗独特型抗体的scFv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根据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成200多个血清群,其中仅O1群和O139群能引起暴发流行。霍乱弧菌的检验多以传统细菌培养方法为主,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等缺点。实时PCR以其闭管检测、无需电泳、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定量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病原菌的检测,其中包括致病性弧菌的检测,如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的霍乱杀弧菌抗体水平和对霍乱的免疫状态,并探讨补体溶菌试验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补体溶菌试验方法检测不同人群杀弧菌抗体水平,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补体溶菌试验与常规分离培养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确诊病人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当地健康人群(P〈0.001);补体溶菌试验方法与常规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体溶菌试验法在基层霍乱检测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霍乱的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7.
易青  宁喜斌 《卫生研究》2022,(3):470-475
目的 建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 3株菌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共增菌培养基(SSV培养基)混合培养16 h,分别对沙门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副溶血性弧菌collagenas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三重PCR体系,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最优体系,并从特异性、重复性、灵敏性3个方面对体系进行评价。结果 三重PCR体系中,invA、nuc、collagenase引物浓度分别为10、12.5和12.5 n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5.6℃;目标菌的引物特异性好,且体系的检测灵敏度高,3株菌在三重PCR体系中的灵敏度都在102 CFU/mL以上。结论 建立的三重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查明两个旅行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和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可疑餐次,对引起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可疑餐次及可疑食物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食品、环境及病例样本,进行常见食物中毒致病菌的实验室检测。 结果 共发现24名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100.00%)、伴腹痛(91.67%)、呕吐(33.33%)。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凉拌海蜇(OR=4.857,95%CI:1.457~16.191)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实验室检出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O10∶K4。 结论 凉拌海蜇可能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为本次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建议加强餐饮机构的食品安全及食品处理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餐饮环境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29.
报道了1995年以来,滕州市致病性弧菌种类、分,布等病原学检测情况。共检疑似霍乱病人粪便1562人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27株,检出率为8.13%,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居首位83株占65.35%,其次为麦氏弧菌13株占10.4%,溶藻弧菌11株,河弧菌9株,副溶血弧菌6株,弗尼期弧菌5株。83株非01群霍乱弧菌可分型占61株,分布8个血清型,定型率为73.49%,127株致病性弧菌产类霍乱肠毒素(G)47株占37.00%,以非01群霍乱弧菌产生类CT所占比例为最高,从而说明它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克隆并分析抗溶藻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mAb)VH及VL基因。方法: 从分泌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AL1 )中提取总RNA。利用RT- PCR技术,克隆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VH 和VL基因, 并将其重组入PMD18 Tvector中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VH基因序列全长为369bp, 编码 123个氨基酸; VL基因序列全长为 339bp, 编码113个氨基酸。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及Kabat库分析, 二者均符合小鼠IgGV区基因的特征, 含有 4个框架区 (FR), 3个抗原互补决定区 (CDR)及两个抗体特征性的半胱氨酸残基。结论: 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的VH和VL基因的克隆成功,为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