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2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31.
32.
目的:考察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11年7月-12月对抽取的天津市1621位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进行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及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按照40%的比例随机抽取被试完成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I诊断临床定式检查患者版(SCID-I/P)的定式访谈,共有668人完成精神科诊断访谈,401人不存在任何精神障碍诊断,267人有精神障碍诊断。使用Cronbachα系数及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量表的内部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PDD量表的因子结构;在无任何DSM-IV轴I障碍诊断的人群中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D总分的相关因素。结果:PDD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各条目与总分呈相关系数在0.31~0.56之间。设定2个因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两因子分别为肯定语句条目与否定语句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在5个模型中,用潜在方法因子调整肯定与否定语句带来的方法效应时,单一因子(感知的贬低-歧视)模型4与2个独立的因子(感知的贬低,感知的歧视)模型5拟合程度好(GFI=0.96,TLI=0.83,CFI=0.88,RMSEA=0.06;GFI=0.97,TLI=0.84,CFI=0.89,RM SEA=0.06)。在无任何DSM-IV诊断人群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D量表总分与城乡、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年龄、平均收入及教育程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仅有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得分进入回归方程(β=-0.40,R2=0.02)。结论: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回归分析结果符合构建此量表的"修正标签"理论,可用于国内社区人群精神疾病病耻感研究。  相似文献   
33.
《药物与人》2012,(4):10
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非就是乙肝患者,至多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这样的携带者一般是不会发病的。2001年年底,北京市某重点大学毕业生肖柳,因毕业体检时被查出HBsAg(+),其他几项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34.
不吃就会瘦     
江彬 《大家健康》2013,(2):15-15
这个世上以胖为美的人,是少数。如果一个人体重太大,生理的不适先不说,单是心理负担就难以承受。有人说,丑人不会受歧视,胖人才会受歧视;丑是天生的,自己不用负责任,胖瘦程度几乎可以控制;而控制不了,那就是意志薄弱了。这种说法也许过于绝对,但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5.
艾滋病羞辱与歧视是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羞辱与歧视的含义、产生原因、表现形式、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减少羞辱与歧视的策略:法律法规与政策层面的对策;持续倡导,政策决策者推进;就业、工作场所与社区水平上的措施;加强卫生服务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始终参与;动员社区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36.
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的相关耻辱与歧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V/AIDS成为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HIV/AIDS患者相关耻辱与歧视,特别是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相关耻辱与歧视成为艾滋病预防、治疗、HIV咨询、检测过程中一大障碍.了解医务人员对HIV/MDS患者相关耻辱与歧视的产生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对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11月7日,“抗击艾滋、消除歧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卫生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教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施贺德博士和南非最高法院法官,国际知名的抵制艾滋病、消除歧视的倡导者、作家埃德温·卡梅伦先生出席这次活动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38.
陈建  杨光京  李宁秀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46-4447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患病过程中受到社会歧视基本状况和严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002年6月~2005年6月在四川省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结核病患者,并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总受歧视率29.40%,年轻人受社会歧视高于老年人。结核病患者在工作或学习、周围人际关系、自身心理3个方面受歧视较严重。初治结核患者受歧视率高于复治结核患者,但结核患者受歧视与耐药与否和居住所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核病患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的社会歧视,影响了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这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9.
某大学临床医学生的性病相关歧视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拟通过对某大学临床医学生的STD相关歧视现状进行专题调研,为今后制订消除STD歧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学生家长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歧视态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长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歧视的原因,为采取反歧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黑龙江、北京、河南3个地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家长共58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地区、身份和文化程度的家长,子女性别及年级不同的家长的态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态度与艾滋病知识得分、权利和政策得分以及艾滋病与道德关系认识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父亲比较,母亲的态度更趋于负向;不同意艾滋病与道德有关、非传播途径得分、受教育权得分、隐私权得分和政策得分高的家长态度更倾向于正向.结论 学生家长缺乏艾滋病知识,将艾滋病与行为道德联系起来,对权利和政策认识不足以及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欲是产生恐惧和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