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32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阻寒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胰岛素敏感性(IS)的变化.方法 55例男性鼾症患者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放免法测定FIns,C-P水平,计算ISI和QUICKI观察患者IS变化. 结果 随呼吸紊乱指数(AHI)增加,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和肥胖的程度越来越明显.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最低血氧饱和度和AHI是IS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1个月后IS无明显变化. 结论 严重呼吸紊乱常与肥胖、IR合并存在.睡眠呼吸紊乱可能足I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株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结合酶标仪测OD600值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芩苷药液中变异链球菌UA159的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计算黏附率及黏附抑制率;用结晶紫定量法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细菌总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最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随着黄芩苷药液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速度缓慢,并且其黏附率下降,黏附抑制率增加(P<0.05)。结晶紫定量法结果显示,与菌液组相比,0、6、12 h时加入黄芩苷药液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0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0、6、12 h时加入黄芩苷后细菌总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体外变异链球菌UA159的生长繁殖;同时其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黏附、生物膜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何建新  吴荣辉  金小珍 《浙江医学》2015,37(21):1761-1763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肺炎克雷伯菌(CDSKp)和碳青霉烯不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NSKp)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该类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抗生素对临床分离51株CDSKp和101株CNSKp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多黏菌素B对CDSKp和CNSKp体外抗菌活性最高,细菌对其均100%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0.125mg/L和0.25mg/L;替加环素MIC50均为1mg/L,MIC90均为2mg/L;米诺环素MIC50均为4mg/L,MIC90分别为4mg/L和8mg/L。结论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对CDSKp和CNSK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4.
权怡  曾竣  陆宝  顾桂敏  黄君  王鸣柳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34-1137
目的 通过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了解广西富川县不同年度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变迁,为甲型副伤寒的疾病监测及防治策略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广西富川县2000—2018年三起甲型副伤寒疫情分离的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不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结果。结果 12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AMS)、复方新诺明(SXT)、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庆大霉素(GEN)、阿奇霉素(AZI)、亚胺培南(IMI)和磺胺异恶唑(SUL)等9种药物敏感率达100.00%,四环素(TET)、氯霉素(CHL)和头孢西丁(CFX)敏感率也达90.00%以上,头孢唑啉(CFZ)敏感率仅为71.31%;对喹诺酮类药物主要表现为耐药和中介:环丙沙星(CIP)中介率为97.54%, 萘啶酸(NAL)100.00%耐药 。CTX、CAZ和GEN三种药物抑菌效果最佳,多重耐药现象不严重 ,未出现耐三代头孢药物菌株 。结论 第三代头孢药物可作为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药物,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同时应加强常用抗生素耐药监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治疗甲型副伤寒的首选和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相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地氟烷和七氟烷对全身麻醉下肩关节镜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手术体积描记指数(SPI)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地氟烷组(D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所有患者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维持采用1.0 MAC地氟烷或七氟烷持续吸入,通过BIS监测吸入麻醉药的镇静程度,通过SPI监测镇痛程度。记录腔镜置入前(T1)、腔镜置入时(T2)、滑膜切除或清创时(T3)、缝合切口时(T4)的BIS、SPI值。结果 在T1~T2时,D组与S组相比,BIS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3~T4时,与S组相比,D组BIS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组相比,D组在T1~T4时SPI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同MAC地氟烷和七氟烷的BIS、SPI不同,提示地氟烷、七氟烷的镇静、镇痛效能不同。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采用试管稀释法和CLSI M38-A2微量液基稀释法研究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简称DF)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两种方法测定DF对红色毛癣菌标准株(6株)和临床分离菌株(7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结果 试管稀释法测定DF对13株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为生药0.469~ 15.0 mg/mL;MFC范围为生药0.938~ 15.0 mg/mL.其中DF对标准菌株MIC范围为生药0.469 ~ 7.5 mg/mL,几何均值为2.652 mg/mL,MFC范围为生药0.938~ 15.0 mg/mL,几何均值为3.750 mg/mL.微量稀释法测定DF对红色毛癣菌标准菌株的MIC范围为生药0.312 5~5.0 mg/mL,几何均值为1.25 mg/mL;其MFC范围为生药1.25 ~ 20.0 mg/mL,几何均值为5.0 mg/mL.结论 香鳞毛蕨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有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7.
罗凯  郭艳霞  唐惊涛  杨小霖   《四川医学》2022,43(10):993-99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扩宫刺激时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的影响,探讨宫腔镜手术中右美托咪定与七氟烷联合用药的适宜剂量。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5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4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C)和5个右美托咪定组(D1-5),每组25例。D1-5组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0.4、0.6、0.8、1.0μg/kg, C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各组吸入七氟烷诱导,待适宜麻醉深度时完成喉罩置入,保留自主呼吸调节呼末七氟烷浓度至预设值并维持稳定15 min以上,观察扩宫刺激时有无体动反应,采用序贯法测定各组七氟烷MAC值。记录扩宫刺激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苏醒及拔除喉罩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C组和D1-5组的MAC值分别为(1.90±0.13)%、(1.70±0.13)%、(1.50±0.13)%、(1.23±0.16)%、(1.03±0.10)%和(0.93±0.08)%。与C组相比,D1-5组的MAC值明显降低(P<0.05),但D4与D5组间七氟烷MA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5组患者术后1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2-5组术后10 min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4-5组拔除喉罩时间较其余各组明显延长,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亦明显增加。D5组苏醒时间较其它各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妇科患者扩宫刺激时七氟烷MAC值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右美托咪定剂量超过0.8μg/kg时,其降低作用产生封顶效应。  相似文献   
58.
《家庭用药》2014,(6):43-43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宣称祛痘/抗粉刺和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进行监督抽检。标示为“二月白神奇粉刺露”等6批产品检出禁用物质,其中2批产品同时检出限用物质超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吸入全麻七氟烷MAC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0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Dex0.4μg/kg,于10min以上泵注完,然后持续泵注Dex0.4μg/(kg·h);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同时间内泵注,然后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在Bis45~55,观澳0两组维持七氟醚MAC值、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在相同的麻醉深度下(Bis值保持在45~55),观察组维持吸入七氟醚MAC(1.9±0.3)较对照组(2.2±0.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P〈0.01);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6.7%)较对照组(2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32,P〈0.05);两组苏醒时间[(10.4±2.5),(9.7±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P〉0.05)。结论Dex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腹腔镜手术,能有效降低吸入七氟醚的MAC值,减少其用药量,降低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60.
测定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中金属铝(Al)的含量,判定其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