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63篇
预防医学   29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92.
高玉华  王华生 《中国数字医学》2009,4(5):I0045-I0046
一、引言 石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自动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随着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系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近年来医院信息化(H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医院服务水平,方便了群众就医。我院消毒供应室采用RFID技术后,可随时随地对再生医疗器械处理的全过程实行质量追溯控制,达到了有效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曲海  朱明  钱传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53-54,5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期望得到更高的医疗急救服务,同时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医疗急救支持也是医疗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发达国家急救网络建设的学习和研究,目前认为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是公认的高效医疗救治手段.但以往由于条件的限制,此模式并未能得到有效实施.无线移动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手段.本研究旨在通过救护车上安装无线数据逋信终端,利用3G移动数据传输网络将急救医师现场采集的患者的病情状况、生命体征、初步检查、治疗等资料实时传输至接收医院急救中心,使接诊医院提前做好抢救准备,为患者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目标,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中国联通基于WCDMA的3G移动网络提供可靠、高速、稳定、安全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可靠成熟、资金投入少,可进一步平滑演进为无线移动监护系统,建立起高效、安全、低投入、可行的现代化急救体系,提高昆明市整体急救水平,为现代新昆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4.
朱滨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243-1244
镇痛泵在术后恢复临床应用中获得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医院中病患相对分散,医生管理不便,造成病人出现症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医生也不能随时了解病人症状。将Wi-Fi无线技术应用于镇痛泵并连接成智能系统,中央工作站由医生监控,病患所持镇痛泵为用户终端,通过实现远程监控镇痛泵运行情况,可实现及时关注镇痛泵的输注情况,处理突发事件,调整输注情况到最佳状态,将病人自控和医护人员远程遥控相结合,可极大地方便医护人员,并使镇痛泵的输注效果臻于理想。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和设计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方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Bee协议技术,对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的内外部网络结构、系统模型、软件模块流程、硬件构成等进行了研究设计。结果:该系统能在500 m范围内利用体温、脉搏等传感器监测收集人员生命体征信息,通过网络上传数据。结论:该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等优势特点,对指挥员掌握战斗人员生命状态情况和战场火线及时搜寻救护伤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为解决各级医疗机构楼宇自控系统中不同环境下温度监测布线困难、维护不易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ANT协议的无线温度采集网络。方案采用STC12LE4052AD微处理器、NRF24AP2无线网络模块和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等搭建硬件平台,并用Visual Studio2010 C++编写温度监测软件实时显示温度和采集记录温度。试验表明,该网络运行稳定,采集环境温度准确,具有低能耗、低成本和易组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
设计了一种简易高效的医用冰箱及冷库无线报警系统。本文主要从编码电路、发射电路、冰箱开门检测电路等方面介绍了该系统的分机电路设计,从接收电路、解码电路等方面介绍了主机电路设计,并阐述了该系统的故障响应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8.
结合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无线局域网络的实际应用情况,从无线局域网的概况、应用特点及安全防护等几方面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络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9.
无线寻呼台微波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某无线寻呼台321例微波作业人员进行了心电图(ECG)检查与分析。全部受测对象为现职连续6个月以上的寻呼电脑女性操作者(接触组),并以107例非接触微波的女性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无线寻呼台电脑机前微波漏能功率密度为20~50mW/m2,均未超标。寻呼台室外环境微波漏能功率密度为220~880mW/m2,有一定的微波漏能。接触组ECG的异常发生率为27.73%,对照组为11.2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分析发现接触组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生率(19.36%)明显高于对照组(5.60%),P<0.01;接触组P-R间期(0.1554±0.0211)ms较对照组(0.148±0.0227)ms延长,P<0.01。其余心率、QRS间期、Q-T间期的数值以及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和心电轴左偏等发生率,两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结果提示:无线寻呼台电脑操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可导致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窦性心率不齐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0.
无线医疗监护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无线医疗监护克服了传统有线医疗监护技术的局限.使人们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生理和病理的监护。先概述了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适用于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生理信息与数据采集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讨论,然后通过列举无线医疗监护系统的代表性研发和应用实例描述了无线医疗监护技术的现状,最后对无线医疗监护技术发展前景及其关注的课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