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1蜱媒疾病的传播媒介蜱是哺乳类、爬行类、鸟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的体表专性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蜱在叮咬人、畜,吸食血液的同时释放毒素,可导致瘫痪、毒性反应、刺激症以及宿主的过敏反应,蜱还能贮存和传播许多人、畜的病原生物,是人、畜许多严重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蜱主要传播的疾病有:森林脑炎  相似文献   
82.
金东区鼠类检出埃立克体及无形体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金华市金东区某地鼠类自然感染埃立克体及无形体的状况。方法 对当地监测捕获的多种鼠类取肝、脾脏器标本,用巢式PCR扩增无形体科16S rDNA的5’端片段。结果 在184只鼠中,检出阳性6只,总阳性率为3.26%;其中黄毛鼠阳性率为4.12%(4/97),社鼠阳性率为4.17%(1/24),黑线姬鼠阳性率为4.35%(1/23)。经序列比对分析,4份与牛埃立克体相应片段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无形体属;1份与反刍动物埃立克体相应片段区最为接近,属无形体科,埃立克体属;1份与无形科新成员Ehrlichiasp.‘Ratusswain'最为接近。结论 在当地鼠类检出埃立克体及无形体DNA片段,提示可能存在埃立克体病自然瘦源地。  相似文献   
83.
张丽娟 《疾病监测》2011,26(1):81-84
蜱传立克次体病(tickborn rickettsial diseises,TBRD)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成年人及儿童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TBRD主要包括落基山斑点热(RMSF)、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以前称之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GE)病]、埃文氏埃立克体(E.ewingii)感染及其他新发TBRD.  相似文献   
84.
病例1,男,70岁,农民,家中养貂.因"发热5 d伴腹泻3 d"入院.查体:T 39℃,BP 150/90 mm Hg,发热面容,颈胸部皮肤充血,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无水肿,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哕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无异常.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定量real-time PCR方法,用于无形体病早期诊断及立克次体病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GenBank Blast比较分析,选择世界各地39株无形体,以msp-2特异基因保守区设计普通TaqMan探针及TaqMan MGB探针并比较分析.结果 普通TaqMan探针及TaqMan MGB探针2种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病例流行地区位于胶东半岛地区,病人均为农民,年龄中位数为57岁,其中2例在起病前1周有明确蜱咬史.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恶心等,并发症有出血、中毒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尿蛋白、尿潜血,9例行人粒细胞无形体套式PCR检测均为阴性.经过抗生索和对症支持治疗痊愈11例,死亡1例.结论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种蜱传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可累及多脏器,高龄及有并发症病人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云南寻甸县山羊无形体感染及病原体16SrRNA基因遗传变畀。方法随机采集农户家养山羊静脉血,提取DNA以巢氏PCR扩增无形体16SrRNA基因并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山羊无形体16SrRNA基因PCR检测阳性率为23.33%。248bp16SrRNA基因片段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当地无形体分为2类流行株,分别占检出菌株的42.86%和35.71%。2类菌株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分布。结论云南寻甸山羊普遍存在无形体感染,进一步开展无形体人群感染调查及相应媒介、宿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8.
[目的]摸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2010年9月,对莱州市1例血清人粒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病例及其居住环境、该村家畜养殖及蜱虫孳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于2010年8月11日发病,8月13日住院治疗,按照人粒细胞无形体疑似病例采集相关标本送检,给予多西环素等经验性治疗,病情好转出院。9月8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患者血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核酸阳性。调查时在患者所住村庄的狗、羊、牛身上及草丛中均有蜱虫发现。患者发病前无蜱叮咬史。[结论]这是一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89.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P)主要寄牛在人中性粒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中.AP诱导中性粒细胞启动入胞信号路径同时利用小窝介导的入胞旁路入胞.入胞后,AP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自噬过程,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氧簇生成,阻断中性粒细胞凋亡.下调IFN γ信号路径,同时自身高表达促胞内存活分子而实现胞内存活.此文就AP入胞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研...  相似文献   
90.
对15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患者实施虫媒隔离及接触性隔离,对患者使用的物品专人、专用,用物给予针对性消毒,同时做好陪护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如做好病区划分、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接触隔离。结果n例患者(其中2例重症型伴有肺部感染)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期间未发生继发感染;余4例患者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放弃治疗出院。无1例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其他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有效防止了该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