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0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245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647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1925篇
内科学   1438篇
皮肤病学   217篇
神经病学   148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714篇
综合类   3477篇
预防医学   1703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539篇
  30篇
中国医学   438篇
肿瘤学   345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784篇
  2022年   629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540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552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644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567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8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控制医疗费用的主体与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按照财权决定事权的原则,医疗费用的司控主体取决于医疗费用的支付主体。国家、医疗保险和个人作为医疗费用的三大支付主体,其中具有代表性、集合性、专业性的医疗保险无疑是司控医疗费用的最佳主体。但是,在委托代理框架内的契约约束机制,并无法有效控制知识经济背景下医疗技术、知识、信息资本的相对垄断对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医疗费用的增长。基于纵向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合并,可以有效规制外生的交易成本,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降低医疗保险的风险成本并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2.
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观察对大鼠硝基兰四氮(NBT)阳性细胞率的影响,对实验数据采用多元统计T2检验,输入计算机处理。结果:①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提高大鼠NBT阳性细胞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②腹腔注射钠洛酮再施以电针刺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腹腔注射钠洛酮可阻抑电针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应用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方法对60名健康男女大学生运动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旨在以此作为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的生理监控指标。方法 实验设为分组对比和同组对比两种形式进行,各组实验要求分别采取运动前后指端或耳垂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分类。结果 运动后几类白细胞绝对值在分组实验三个实验组中以及同组实验组中都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其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的增长率随运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淋巴细胞在15min跑步组的增长率高于5min组(P〈0.05),而35min跑步组淋巴细胞增长率却低于15min跑步组(P〈0.05),有一定训练水平的学生35min跑步与15min跑步比较淋巴细胞的增长率变化不明显。结论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的增加,但过量运动则可能导致白细胞数减少,甚至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对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训练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该试验可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生理学依据,作为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检测各种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20例正常人及131例各种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中ANCA。结果:131例患者中有11例ANCA阳性性(阳性率为8.4%),且均为P-ANCA阳性,而20例正常对照组无1例阳性(P<0.05)。ANCA阳性中以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7%、25%、16.7%。新月体性肾炎与IgA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NCA在各种肾小球疾病中并不少见,尤其是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的阳性率较高,推测ANCA可能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重症减压病过程中兔血液细胞计数的变化,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动物各项指标的异同,分析重症减压病的致死机制。方法取14只新西兰白兔,使其在0.55 MPa下停留35 min,然后再继续加压,升至0.7 MPa时停留35 min,于4 min内匀速减压出舱。检测加压前、高压停留中、减压后兔血液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存活动物与死亡动物上述各指标变化的特点。结果经历匀速快速减压后,有8只兔在30 min内死亡,存活的6只兔经观察24 h后未遗留任何减压病症状。兔WBC总数加压前为(9.76±2.23)×109/L,0.55 MPa下停留30 min后,降至(8.15±2.20)×109/L,而减压后,则增加至(13.14±4.75)×109/L。PLT数于0.55 MPa下停留30 min后较加压前无明显变化,减压后,由加压前的(584.36±142.34)×109/L降至(380.43±162.42)×109/L。加压前,死亡组动物血液WBC总数为(11.13±2.37)×109/L,明显高于存活组动物(8.87±2.11)×109/L,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减压后死亡组动物PLT减少了(273±63)×109/L,存活组的动物PLT减少了(148±63)×109/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下停留可造成兔血液中白细胞数下降,而快速匀速减压则引起WBC升高和PLT下降。死亡组动物加压前WBC总数及减压过程PLT减少量均大于存活组动物。提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参与重症减压病致死机制。  相似文献   
106.
107.
介绍一种简便的炎症性肠疾病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介绍一种简便的炎症性肠疾病的评价方法郑里,王淑仙,崔德玉,崔艳英(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药理研究室,北京102206)中国图书分类号R574;R329-33对炎症性肠疾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的评价,国内目前多采用...  相似文献   
108.
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二次付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费用控制上普遍存在重需方控制而轻供方控制。在供方控制措施上,往往又是重“管制”而轻“机制”。所谓重管制,即偏重于对处方限额、用药范围及住院天数等供方限制;所谓轻机制,即不注意通过对支付方式内在机制的改革,将医院的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费用控制与保障基本医疗、公平与效率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管制”不如“机制”,因为管制只是对行为的限制,而良性机制可以实现在“义利”一致基础上的自觉行动。虽然必要的管制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09.
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Davies等首次发现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原的IgG类抗体,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1985年VanderWonder发现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患病特征,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首次接受腹膜透析患者共20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诊断腹膜炎41例。比较腹膜炎组与无腹膜炎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原发肾脏疾病、基础疾病、吸烟、透析龄、肺炎和肠道感染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钾、血钙、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计算NLR、PL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41例患者发生1次腹膜炎34例,两次及以上7例,发生时间为透析后1~6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病原学检查发现,41例患者革兰阳性菌(G+)感染22例,革兰阴性菌(G-)感染17例,真菌2例。单因素比较发现,腹膜炎组比无腹膜炎组年龄增加,糖尿病和肠道感染增多,透析龄延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总胆固醇、空腹血糖、CRP和PCT、NLR和PLR水平升高,而白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3~5.968;t=4.526~22.32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道感染(OR=3.652,95%CI:2.485~5.023,P<0.001)、透析龄(OR=5.524,95%CI:3.896~7.215,P<0.001)、高NLR(OR=4.425,95%CI:2.967~5.632,P<0.001)和高PLR(OR=4.021,95%CI:2.536~5.021,P<0.001)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NLR和PLR预测腹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和0.813,临界值分别为2.8和106.7,敏感性分别为85.6%和80.7%,特异性分别为77.9%和86.4%。结论:腹膜透析有较高的腹膜炎发生率,发生峰值在3.5个月,以G+或G-感染为主,肠道感染、透析龄延长、高NLR和高PLR水平是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LR和PLR监测对早期预测腹膜炎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