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1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190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1222篇
口腔科学   360篇
临床医学   3132篇
内科学   2398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465篇
特种医学   12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2114篇
综合类   9485篇
预防医学   3016篇
眼科学   592篇
药学   2771篇
  21篇
中国医学   4672篇
肿瘤学   53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131篇
  2013年   1123篇
  2012年   1572篇
  2011年   1714篇
  2010年   1660篇
  2009年   1785篇
  2008年   2137篇
  2007年   1833篇
  2006年   1957篇
  2005年   2449篇
  2004年   1644篇
  2003年   1788篇
  2002年   1884篇
  2001年   1242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593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565篇
  1996年   500篇
  1995年   513篇
  1994年   435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283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中药给药),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类mRN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中药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的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海螵蛸在骨折早期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VEGF-mRNA、BMP-2mRNA的表达升高,后期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mRNA、TGF-β1mRNA表达量维持于较高水平;骨碎补组较模型组在BMP-2mRNA、TGF-β1mRNA、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阿胶对骨愈合早、中期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水蛭对VEGF-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海螵蛸、水蛭对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阿胶、骨碎补和海螵蛸对骨折软骨形成早期具有促进骨诱导的作用,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R DWI in comparing inflammatory with metastastic lymph node in animal models of lymph disease.Methods Eighteen rabbits with benign lymphadenopathy and 9 rabbits with malignant lymphadenopathy underwent routine MRI and DWI examination.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izes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irty-four inflammatory lymph nodes and 18 metastastic lymph nodes were observed .The size of lymph nodes was (8.14±2.79) and (6.29±1.48) mm in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group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zes of the two groups (t=2.624, P 0.05).Mean ADC value of lymph nodes was (1.19±0.31)×10-3mm2/s and (1.31±0.27)×10-3mm2/s in the benign and malignant groups, 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C value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ymph nodes (t=1.449,P 0.05).Conclusion DWI sequence can be used to show lymphadenopathy, but the ADC value is insufficient to differentiate benign lymph nodes from malignant lymphadenopathy.  相似文献   
103.
104.
Cytosine deaminases (CDs) in bacteria andfungi are found to deaminate prodrug 5 - FC intocytotoxic agent 5 - FU .Yeast CD (YCD) is cloned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It has been shownpreviously that YCD was more efficient inconversing5 - FC than bacterial CD(b CD) [1-3 ] .As anovel suicide gene therapy system,YCD/ 5 - Fcsystem may be promising in cancer therapy andprevention of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In thepresent study,we established a P388/ DBA murineleukemia model by infusin…  相似文献   
105.
舒筋汤对兔跟腱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舒筋汤对预防兔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作用。方法:以家兔跟腱制作损伤模型,用舒筋汤制剂给予治疗,并设立空白对照组,于术后10天、20天、30天切取标本,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和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评价舒筋汤对跟腱粘连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肌腱的大体观察、光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电镜观察以及肌腱粘连范围检测均好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筋汤具有预防兔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兔股骨干缺损模型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骨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目的为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测量兔股骨干基本解剖数据,用于指导制备模型.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取4~5个月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制备10、15、20mm的股骨干中段骨和骨膜缺损,并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股骨.4、8、12周时分别摄X线侧位片进行定性分析,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做骨密度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2只动物取材做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兔股骨解剖数据:兔股骨长94.1 mm;股骨干中点横径7.4 mm,矢状径5.8 mm;骨皮质厚度:屈侧最厚,内、外两侧次之,伸侧最薄,平均1.2 mm;髓腔略呈椭圆形,其横径与矢状径相差约1mm,取其平均值,髓腔直径4.1 mm.骨缺损动物大体观察、X线片、骨密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显示:10 mm骨缺损组均于8~12周出现骨性愈合;15 mm和20 mm骨缺损组直至12周仍未见骨愈合.结论在不桥接和填充任何材料的情况下,钢板螺钉固定的兔股骨干15 mm以上的实验性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可用于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7.
近日,美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关于SARS病毒动物宿主和分子进化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初步阐明了SARS病毒的分子进化过程为:原始群→低致病性群→高致病性群→流行群;相关的SARS病毒溯源研究,没有发现广州新源市场果子狸携带的SARS病毒由外地饲养的果子狸带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8.
眶下蒂鼻唇沟瓣修复鼻缺损的临床研究;膜引导龄槽突裂骨缺损区组织再生的实验动物研究;受压前颌上颌骨缝变化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旋转推进原则中C瓣的应用研究;珊瑚复合人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109.
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模型。方法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吗啡,以纳洛酮催促戒断跳跃反应为指标,调整吗啡给予天数(5,6,7,10d)、吗啡累积剂量(360,560,640,945,1100,1105,1200mg/kg)、每日给予吗啡的频数[一天二次(bid),一天三次(tid)]、纳洛酮催促紧前给予吗啡与否、以及纳洛酮剂量(10,20mg/kg),建立四个造模方案包括八个子方案。结果方案A、B2、C2吗啡组小鼠跳跃反应率未达100%;方案B1、C1、D2、D3、D4吗啡组小鼠跳跃次数变异系数较大。方案D1采用小鼠连续皮下注射倍增剂量的吗啡,tid×6d,每日每次剂量分别为5,10,20,40,80,160mg/kg;第7天皮下注射吗啡160mg/kg,3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10mg/kg,吗啡组小鼠可产生显著的跳跃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变异系数小(CV为0.22),该方案吗啡依赖小鼠跳跃反应次数适度,离散度小。结论选用方案D1可建立稳定的小鼠戒断跳跃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经皮血气分析方法在动态监测皮瓣血液供应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制作双侧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随机分为3组:动脉阻断组,静脉阻断组,动静脉阻断组。阻断及复通血管,动态测定皮瓣经皮血气分析值,与皮瓣颜色、温度变化时间作比较。结果:动脉阻断后皮瓣经皮氧分压(tcPaO2)陡然降低,复通后(309&;#177;63)s后回升达到(8.8&;#177;0.7)kPa。静脉阻断后tcPaO2缓慢降低,复通后(1043&;#177;135)s后平缓到达稳定值(8.8&;#177;0.7)kPa,动、静脉阻断组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68~3,95,P&;lt;0.001)。全血管阻断后tcPaO2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与静脉阻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动脉阻断组相似。动脉或静脉及全血管阻断之后,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即开始上升,实验的观察时间内未见最终稳定值。皮瓣温度、颜色的变化时间与皮瓣tcPaO2和tcPaCO2变化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皮血气分析方法能够敏感、客观、连续定量的反映皮瓣的灌注状况,是皮瓣血供动态监测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