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Thomson Reuters科技信息集团(http://scientific.thomsonreuters.com)2008年5月27日发布的最新信息得知,经过严格的选刊过程,有700种来自亚太地区、欧盟地区、拉丁美洲、中亚和非洲、北美地区的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优秀期刊入选Web of Science,成为SCI和SSCI数据库的来源期刊,其中38种来自中国(含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4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人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全球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已经消除狂犬病的国家,随着动物种群的变化和迁移,狂犬病再次出现或重新肆虐。目前狂犬病仍然是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犬咬伤后的正确处理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可以大大减少狂犬病的发生,这与人们对狂犬病知识的了解密切相关。农民和青少年是狂犬病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43.
《中国制药信息》2007,23(11):3-9
1乳腺癌乳腺癌(mammary carcinoma)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各国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北美和北欧大多数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南美和南欧一些国家为中等,而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发区。在北美、两欧等发达国家,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  相似文献   
44.
世界制药工业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药品销售额增长趋缓 据Graham Lewis等人的报道,2004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这种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工业为未来展现出希望;整个拉丁美洲、亚洲和小欧洲的市场确是增长强劲的一年。  相似文献   
45.
《疾病监测》2013,(10):F0002-F0002
<正>PulseNet(病原菌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是一个基于病原菌分子分型监测和比对的国际化实验室监测网络,成员包括亚太区、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欧洲等成员。2012年11月5日-6日。由香港卫生署、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深圳市CDC承办的第八届PulsNet亚太区战略发展会议(Eighth PulseNet Asia Pacific Strategic Planning Meeting)在深圳CDC召开。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46.
《中国乡村医药》2014,(16):13-13
可能。例如,1937年美国发生了错误地用二甘醇替代乙二醇作溶剂生产磺胺酏剂,造成100多名儿童死亡。近几年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如1996年拉丁美洲的海地,应该用甘油作溶剂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糖浆,由于使用了搀假的甘油(含有二甘醇),使用前未经化验,产品出厂后造成50余名儿童死亡。由此可知,药品溶剂和生产中的错误,也可能造成严重药害事件。  相似文献   
47.
李刚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487-488
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北美洲各国,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经过四万多年的文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语言,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四个帝国,最重要的是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发明过玛雅文字,对天文学研究的造诣也相当深,为世界提供了玉米、番薯、西红柿、烟草、可可等作物。  相似文献   
48.
并殖吸虫对肝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殖吸虫是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的病原体。并殖吸虫病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东南亚、非洲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在我国有并殖吸虫病报告的省、市区达24个。由于并殖吸虫成虫与童虫均具有游走性,在人体除引起肺部病变外,还可移行至肝脏、脑、脊髓、眼等器官,引起异位病变。近年来,在浙江、安徽等省陆续发现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并殖吸虫病,同时,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并殖吸虫对肝脏的损害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并殖吸虫肝损害的认识,现将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9.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是重要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俄罗斯的一些地区。目前已知并殖吸虫约50种,其中对人致病的只有8种。我国共有32种并殖吸虫,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斯氏狸殖吸虫(P.skrjabini)、异盘并殖吸虫(P.hetertremus)、  相似文献   
50.
国外学者报道1990年全球约有166万髋部骨折患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约626万,而其中70%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同时骨折不愈合及无血管性坏死(AVN)等问题较常见,使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将持续成为困扰骨科医生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