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1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82篇
内科学   46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666篇
预防医学   548篇
药学   820篇
  21篇
中国医学   244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麦力强  朱逸明  王梦玲 《新医学》2004,35(7):410-411
目的 :总结 5 0 2例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 :用纤维胃镜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涂片染色联合检测 5 0 2例胃部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结果 :5 0 2例胃部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 71 3%。其中各种疾病的检出率依次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 84 9% (130 / 15 3)、慢性非活动性浅表性胃炎 6 3 8% (88/ 138)、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 6 5 5 % (5 7/ 87)、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6 6 7% (34/ 5 1)、消化性溃疡 6 7 4 % (31/ 4 6 )、胃癌 6 6 7% (18/ 2 7) ,不同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以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最高 (χ2 >6 6 3,P <0 0 1)。不同年龄、性别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6 ,P >0 0 5 ;χ2 =0 4 6 ,P >0 0 5 )。结论 :胃炎活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通常认为在胃内的强酸环境下,细菌是无法生长的,但1983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Warren和消化科医生Marshall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这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螺旋状菌。它可以产生尿素酶,分解胃内的尿素产生氨而中和胃酸。因此该细菌可以在胃内定植生长。  相似文献   
83.
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疗慢性胃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制酸止痛等中药治疗慢性胃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98%,提示本方具有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养血活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苗药健胃散治疗小儿慢性胃炎54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炎是指各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有害因子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养育娇生惯养,再加上饮食无规律、饮食改变,心理压力、感染诸多因素,导致胃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我院儿科门诊2006--2007年间用健胃散治疗小儿胃炎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85.
王华 《中国医学杂志》2005,3(8):516-516
司迈特治疗慢性胃炎,药物及饮酒所引起的胃粘膜病变已有报道,自2000年-2004年共治疗急慢性胃肠炎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慢性胃炎和溃疡病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慢性胃炎由物理性汝口过热、过粗糙)、化学性(如过酸、过辣及烈酒等)及生物性(如幽门螺旋杆菌)等有害因素造成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溃疡病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它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故又称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87.
生活实例 许先生今年37岁,近2年来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常有嗳气,有时出现进餐后呕吐。在某大医院,许先生做了2次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胃炎。吃了不少治胃病的药.可疗效甚微。最近.他去另一家医院做腹部CT检查,报告为胃癌。  相似文献   
88.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炎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加之大多数患者对其不太重视,因此常拖延为慢性.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较多,但复发率较高.笔者应用中药治疗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2005年6月-2008年12月,笔者用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胃炎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3-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临床表现以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呕恶嗳气,大便溏,纳呆为主。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浅表萎缩性胃炎7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胃排空改变以及胃窦平滑肌电节律紊乱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对59例有慢性上消化道症状的慢性胃炎病人,根据胃镜下可见显著胆汁反流,胃液呈深黄色或深绿色,胃液pH≥3.0,甘胆酸浓度>58μg/ml,胃粘膜病理积分>9,判断为病理性胆汁反流(部分病人经:显象进一步证实)。胃镜下未见胆汁反流,胃液清亮,其余指标均未达上述标准者判断为非胆汁反流性。选出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BRG组)和17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NRG组),上述检查正常的10名健康志愿者(HC组)作为对照受检者进食一份双核素标记的标准餐,用照相机以1帧/2分钟连续动态照相120分钟,部分受试者又在空腹时检测胃窦肌电。结果:BRG组有明显的固、液体双相排空延迟,以固相延滞期(SLP)延长较为突出,而固体半排空时间(HSET)延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SLP延长的影响:NRG组仅有HSET显著延长。进一步胃电检测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慢渡频率(MSWF)无显著性差异,出现胃电节律失常(DRM)在各组的分布为HC组1/7、NRG组3/10和BRG组7/13,严重程度BRG>NRG>HC。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者有较严重的胃窦功能不良,且胃肌电可予进一步证实,胃底和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也可能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