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56篇
  免费   9041篇
  国内免费   3961篇
耳鼻咽喉   882篇
儿科学   3892篇
妇产科学   2156篇
基础医学   5875篇
口腔科学   1698篇
临床医学   43136篇
内科学   18965篇
皮肤病学   2996篇
神经病学   2714篇
特种医学   73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6篇
外科学   13043篇
综合类   78007篇
预防医学   44718篇
眼科学   2111篇
药学   34826篇
  322篇
中国医学   13024篇
肿瘤学   3521篇
  2024年   1005篇
  2023年   3862篇
  2022年   3114篇
  2021年   4378篇
  2020年   5058篇
  2019年   4868篇
  2018年   2340篇
  2017年   4855篇
  2016年   4638篇
  2015年   6335篇
  2014年   11680篇
  2013年   11244篇
  2012年   14302篇
  2011年   15050篇
  2010年   14383篇
  2009年   13697篇
  2008年   16683篇
  2007年   14943篇
  2006年   13041篇
  2005年   14222篇
  2004年   11042篇
  2003年   14433篇
  2002年   18318篇
  2001年   12735篇
  2000年   7075篇
  1999年   5477篇
  1998年   5085篇
  1997年   6480篇
  1996年   5139篇
  1995年   4411篇
  1994年   3311篇
  1993年   1544篇
  1992年   1141篇
  1991年   1015篇
  1990年   869篇
  1989年   878篇
  1988年   265篇
  1987年   240篇
  1986年   150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7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沙眼衣原体持续感染是指衣原体在不利生长的条件下,为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产生的一种可逆状态。临床治疗实践、对未加工的rRNA检测和基因分型等方法证实持续感染存在于体内。体外研究发现与病毒共同感染、细胞因子、营养缺陷、抗生素效应诱发持续感染。抗生素联合治疗、抗生素联合色氨酸治疗、疫苗和噬菌体有利于CT的清除。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2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应用SAS 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5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胃肠道、口腔黏膜,分别占52.00%、15.20%、14.40%;共分离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占49.04%、革兰阳性菌30株占28.85%、真菌23株占22.11%;logistics回归显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是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降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医药科学》2016,(5):212-214
目的探讨碘伏消除ESBL定植菌在预防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入住神经外科的重症昏迷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同时采取碘伏处理鼻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ESBL定植菌的发生率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ESBL定植菌的发生率为19.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定植率41.1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感染率为21.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45.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碘伏消除ESBL定植菌来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具有可行性,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抗感染药学》2016,(5):1131-1133
目的:评价0.8%替硝唑液冲洗与特定电磁波治疗腹部术后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创口感染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8%替硝唑液冲洗及特定的电磁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2.69%(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液冲洗及特定的电磁波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创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而且患者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43-4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法,实验组在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的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平均咳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降钙素原检查结果指导下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费用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7.
《家庭用药》2020,(3):8-9
对病毒与疾病的认识和剖析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患病率高,重症病例比例低。从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来看,病毒感染是从野生动物到人类,逐步在人群中适应生存,再进入人传人的阶段,病毒传播力较强,不经意间的接触就可能被感染。但是总体上看,重症患者比例低。从发表在《柳叶刀》(Lancet)上的文章分析,在2019年末,病毒刚开始传播时,患者由于被发现得晚,医生对疾病的认识还不明确,重症比例会高一些。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影响因素,并就总结和分析影响因素拟定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收治的54例择期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患者住院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并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并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本次接受调查患者中有7例(12.96%)发生切口感染;并经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包括:年龄、糖尿病、FIGO分期III-IV期、异体输血;经菌群实验发现共分离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其中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临床护理应就患者自身情况选择自体血回输和胰岛素治疗等方式预防卵巢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针对已经存在切口感染患者应根据菌群分布和耐药菌试验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浙江省24 388例罕见病住院病例特征,为制定罕见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7年浙江省10家三级甲等(三甲)医院罕见病住院病例资料和各年度住院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罕见病病例共24 388例,占住院总例数的2.69‰(24 388/9 054 201),病例数居前3位的疾病类型依次为"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以及某些涉及免疫机能的异常"(占32.81%,8 001/24 388)、"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占24.87%,6 065/24 388)和"神经系统疾病"(占19.01%,4 635/24 388);2007-2017年罕见病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幅19.69%,而罕见病例数占同期住院总例数比例仅在2016-2017年明显上升,各类型罕见病时间分布呈不同特征;罕见病的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1.35:1(13 990/10 398),男女性别比最高的3类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4.45:1,1 180/26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3.51:1,281/80)和"神经系统疾病"(2.26:1,3 213/1 422);各年龄段罕见病类型、各类型罕见病年龄分布均呈不同特征;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占全部罕见病例数的53.55%(13 060/24 388),其中前3位疾病分别为成人粒细胞缺乏症(14.41%,3 515/24 388)、皮质基底核退化症(7.60%,1 854/24 388)和亨诺克-舍恩莱因紫癜(6.01%,1 466/24 388)。结论 本研究分析的浙江省2007-2017年24 388例罕见病住院病例的特征资料,是推动我国罕见病的研究、监测或登记数据库构建、制定防控策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患者中选取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由临床医师结合经验给予感染控制,观察组通过微生物检验进行感染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是9.1%、93.2%,与对照组患者的25.0%、68.1%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