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44篇
  免费   19999篇
  国内免费   9395篇
耳鼻咽喉   2820篇
儿科学   5292篇
妇产科学   2977篇
基础医学   13707篇
口腔科学   4405篇
临床医学   56222篇
内科学   34125篇
皮肤病学   6917篇
神经病学   8257篇
特种医学   132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1篇
外科学   19725篇
综合类   121209篇
预防医学   73172篇
眼科学   4733篇
药学   47639篇
  495篇
中国医学   72668篇
肿瘤学   7223篇
  2024年   2256篇
  2023年   7952篇
  2022年   6890篇
  2021年   8110篇
  2020年   8200篇
  2019年   7126篇
  2018年   3851篇
  2017年   6227篇
  2016年   7937篇
  2015年   10313篇
  2014年   18757篇
  2013年   19270篇
  2012年   26151篇
  2011年   27407篇
  2010年   24539篇
  2009年   23210篇
  2008年   34909篇
  2007年   26872篇
  2006年   24528篇
  2005年   28682篇
  2004年   21065篇
  2003年   24971篇
  2002年   28434篇
  2001年   20381篇
  2000年   12355篇
  1999年   9297篇
  1998年   8131篇
  1997年   9432篇
  1996年   7939篇
  1995年   7172篇
  1994年   6226篇
  1993年   3667篇
  1992年   3070篇
  1991年   2939篇
  1990年   2228篇
  1989年   2383篇
  1988年   747篇
  1987年   591篇
  1986年   365篇
  1985年   270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8篇
  1958年   30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正>胎头以面部为先露,以颏骨为指示点的异常胎位称面先露,属于极罕见的异常胎位,临产前一般很难发现。国内外报道面先露发病率均很低,国内为0.8‰~2.7‰,国外报道为1.7‰~2.0‰[1]。如助产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强很容易误诊为胎儿畸形或臀先露等,特别是持续性颏后位及颏横位,进而导致处理方式错误或延误手术治疗时机,致产妇梗阻性难产,  相似文献   
92.
了解黄浦区小学生每天中等到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和影响因素,为探索增加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适宜干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黄浦区抽取4所小学作为干预学校,同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4所小学作为对照学校,对575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并开展政策支持、环境改善、健康教育等3个方面为期8个月的干预.结果 四年级小学生1周平均每天进行MVPA时间男生为62.1(39.9~91.1)min,女生为60.7(45.4~87.6) min;平均每天MVPA时间≥60 min的学生回答喜爱做运动(90.2%)、每天运动1h容易(80.7%)、家里有运动器材(82.3%)、有人一起参加活动(89.5%)、家人和朋友鼓励参加体育运动(84.0%)和父母业余时间都参加体育活动(55.6)的比例高于<60 min的学生(79.7%,62.5%,73.9%,81.3%,72.4%,4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24,23.49,5.96,7.84,11.42,10.83,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1周平均每天MVPA时间高于干预前,1周平均每天MVPA时间≥60 min的比例比干预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x2值分别为-5.17,6.72,P值均<0.05).结论 黄浦区四年级小学生每天进行MVPA的平均时间达到WHO推荐量,但处于临界值;学生的运动观念和家庭因素是增加体力活动时间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学校政策支持、学校和家庭运动环境营造和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3.
吴祎培  张羽  陈曦  冯希平 《口腔医学》2020,40(3):239-243
目的通过检查有龋及无龋母亲的口腔卫生状况,并通过随访收集其婴儿1个月(1月龄)及6个月(6月龄)的唾液样本测序分析,观察母亲患龋情况对其婴儿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筛查收集1月龄婴儿的唾液样本;于首次采样时记录母亲的口腔卫生状况,根据母亲患龋情况将婴儿分为母亲有龋组(简称有龋组)和母亲无龋组(简称无龋组),跟踪随访至婴儿6个月时再次收集唾液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婴儿不同月龄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本研究随访受试者10例(男6例,女4例),其中有龋组7例,无龋组3例,各组间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龋组婴儿1月龄至6月龄时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有较大变化;有龋组婴儿在1月龄和6月龄时组内各样本间物种组成均差异较大;1月龄时两组微生物群落较相似,而至6月龄时两组婴儿唾液的物种组成已开始发生变化。结论有龋组婴儿口腔内菌群多样性总体高于无龋组,在1月龄至6月龄间婴儿口腔内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丰度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4.
95.
胡山  赵波 《中国临床医学》2020,27(3):899-900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如何能够正确、快速诊断和筛检出确诊病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诸多科技工作者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的诊断试验研究。本文回顾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十余项诊断试验的注册信息,针对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阐述了如何使用PICOS原则构造COVID-19诊断试验的研究问题,还对金标准的设置、受试者的代表性、样本量计算和同步、独立、盲法的测定等诊断试验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开展COVID-19诊断试验的设计建议,帮助研究者在顶层设计阶段减少、避免偏倚,完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青岛市胸科医院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7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9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融入了ERAS理念,作为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最初自主排尿的时间,术后72h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住院天数,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6.00(4.00,8.00)d和8.00(7.00,8.00)d;W=4321.000,P<0.001]、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时间[2.00(2.00,4.00)d和5.50(4.25,6.00)d;W=3376.000,P<0.001]、首次在床上自主排尿时间[5.00(3.00,6.00)h和9.00(7.00,9.00)h;W=3369.000,P<0.001]、术后72h疼痛评分[3.00(2.00,4.00)分和5.00(5.00,6.00)分;W=4078.500,P<0.001]、住院总天数[19.00(18.00,21.00)d和22.00(19.00,27.00)d;W=4791.500,P<0.001]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7.6%(6/79)和19.1%(13/68);χ2=4.311,P=0.038]、肺部感染发生率[2.5%(2/79)和11.8%(8/68);χ2=4.914,P=0.027]、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1.3%(1/79)和13.2%(9/68),χ2=8.258,P=0.004]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2%(76/79)和85.3%(58/68),χ2=7.100,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7.
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等,准确记录所得数据。结果7例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患者首次就诊确诊率0.00%(0例),再次就诊确诊率100.00%(7例);经外科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的临床特征,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