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96篇
药学   15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对3种消毒剂在体检中心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效果及使用成本进行比较,为体检中心优选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使用I型复合双链季铵盐卫生湿巾、500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擦拭消毒健康体检中心采血台、彩超机和乳腺红外线诊断仪的表面,在消毒前、消毒后即刻、消毒后30min及1h分别对各区域进行棉拭子涂抹采样及培养。结果受检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采血台为(78.4±6.2)cfu/cm2,彩超机为(36.2±2.1)cfu/cm2,乳腺红外线诊断仪为(45.9±3.0)cfu/cm2。3种消毒剂消毒后各时间点采样菌落数与消毒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型复合双链季铵盐卫生湿巾消毒效果在消毒后即刻、消毒后30min及1h优于500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P0.05,P0.01);每次消毒成本I型复合双链季铵盐卫生湿巾最低。结论 3种消毒剂对各监测表面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I型复合双链季铵盐卫生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优于其他两种,且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侵蚀性小,适用于体检中心物表消毒。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于黄河三门峡医院儿科就诊的22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86.3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咳嗽及恶寒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有效缩短流行性感冒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自行合成的3种可聚合季铵盐抗菌单体DMAE-MMA salt,DMAEMA-MMA salt,DMAEMA-PMDPM salt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季铵盐单体对4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抗菌性能最佳的单体进行杀菌动力学研究。结果:3种季铵盐单体对4种口腔致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DMAEMA-PMDPM salt抗菌效果较其它2种好,该单体在浓度为78.8 mg/ml即4倍MBC浓度时,白色念珠菌与其接触120 min时可达到灭菌效果。结论:这3种季铵盐单体对常见口腔致病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用合成的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与野生型p53(WTp53)基因质粒结合,构建靶向纳米载体投递系统,为进一步行静脉内皮细胞转染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大肠杆菌重组质粒扩增法扩增WTp53质粒DNA,合成的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为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胆固醇(OQCMC/Chol)包覆油溶性Fe3O4的载体粒子。在不同的pH值及不同的WTp53质粒DNA和载体粒子质量比的条件下,将WTp53质粒DNA与OQCMC/Chol超微磁性载体粒子进行混合,并分别进行DNA结合实验和沉淀实验。观察电泳结果,并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DNaseⅠ模仿体内酶的环境下,将其加入制备好的超微载体投递系统中,电泳后观察投递系统对DNA的保护作用。应用透析系统模拟体内环境,观察超微投递系统载体与基因分离情况,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超微载体投递系统累积缓释曲线。结果应用透射电镜观察OQCMC/Chol超微磁性载体粒子和WTp53结合后的投递粒子。在pH 7条件下,WTp53质粒DNA和载体粒子质量比为1∶0.6,p53质粒DNA与OQCMC/Chol超微磁性载体粒子经过直接静电作用几乎100%结合,并证实该投递系统对DNA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超微载体投递系统在7~12 h左右有明显的突释波峰,到第54小时以后,超微载体释放浓度变化缓慢,并可持续释放9 d以上。结论成功构建磁性阳离子高分子脂质体结合WTp53投递系统,将为进一步行细胞转染奠定可靠的基础,并为构建血管内靶向定位基因投递新方法和新技术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活动对修正护理人员错误行为,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每季度全院护理缺陷发生的类别及数量,确定该季护理缺陷整改的主题,然后将缺陷编制成情景演示剧本,在每季的护理质量讲评会前演示,并组织全体护士观看并展开讨论。结果90.9%~99.4%护理人员认可一季一主题情景演示,可引起护士对缺陷的重视;同时通过对缺陷的情景再现,强化了护理人员对正确操作的认识,规范了自身行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也逐年下降,从2008年的109起下降到2011年的28起。结论一季一主题护理缺陷整改活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延胡索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到符合条件的目标小分子化合物,运用Maesrto11.1分子对接软件筛选延胡索中与相应靶点蛋白对接较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再运用Cytoscape3.6.1构建多成分-靶点网络药理图,通过拓扑学分析,阐释其网络特征。结果在16种心肌缺血靶点对接结果中,8种季铵碱化合物、1种黄酮类、2种叔胺碱类显示出了较好的对接结果。季铵碱类化合物和黄酮类槲皮素对接结果普遍优于叔胺碱类,对接结果中季铵碱打分平均值高于叔胺碱的靶点蛋白有10种。网络药理学结果分析得知多化合物-靶点的网络异质性为0.57,平均相邻节点数3.59,特征网络长度3.02,网络中心度0.21。结论延胡索季铵碱类化合物黄连碱、巴马汀、去氢紫堇鳞茎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碱,黄酮类槲皮素可能是其治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延胡索治疗心肌缺血是多成分与多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检测革兰阴性菌中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的qacE-sul1基因,为临床提供细菌对消毒剂的耐药信息。方法:使用稀释计数法测定6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季胺盐复合物(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使用改良的表型筛选试验检测耐QACs的表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检测耐季铵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sul1。结果: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对QACs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超过其推荐消毒浓度的8倍;6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表型筛选试验14株阳性;11株qacE-sul1基因阳性.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全长基因测序并登陆美国核酸数据库(Genebank).注册号:AY769739;结论: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中已出现由遗传物质介导的高耐QACs的细菌;衣研究所采用的改良表型筛选试验能有效地检测高耐QACs的细菌表型。  相似文献   
38.
〖HT5"H〗摘要 目的 观察两种过氧化氢消毒液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试验法,对两种过氧化氢消毒液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浓度为90 g/L单方过氧化氢消毒液作用150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浓度为59.2 g/L的复方过氧化氢消毒液作用150 min,可完全杀灭悬液内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研究发现,低pH值有利于单方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效果,高pH值则有利于复方过氧化氢杀菌效果。结论 季铵盐对过氧化氢具有增强杀菌效果的作用,pH值对过氧化氢杀菌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医用B超探头带菌状况,探讨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超探头的消毒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某医院使用中的19台超声诊断仪的78个探头进行采样,然后采用含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探头进行擦拭消毒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毒前探头细菌污染阳性率达100%,菌落数为(2 095.3±1 431.2)cfu/件。采用含有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后,其消毒效果总的合格率达到97.5%。结论医用B超探头污染严重,使用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超探头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40.
文题释义: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将壳聚糖溶于浓度为1%的冰乙酸,制备成质量浓度为35 g/L的壳聚糖溶液并与丝素蛋白溶液融合,将素蛋白与羧化壳聚糖按照体积比8∶2的比例混合,再将混合溶液注入48孔板中,每孔注入1 mL,最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 热重分析:是指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待测样品的质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用来研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组分。实验中将10 mg待检验的样品放于氮气环境下进行检测,测试温度升高控制范围为30-800 ℃,温度上升速度为10 ℃/min。 背景:丝素蛋白与壳聚糖为组织工程常用的支架材料,但二者单独应用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将两者混合使用可以互为改性,充分发挥优点,获取理想的复合支架材料。 目的: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并对其进行性能测定。 方法:通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采用电镜扫描检测复合支架的形态结构,并进行热重分析、力学性能及细胞毒性检测。制备季铵化壳聚糖,利用核磁共振仪表征其核磁氢谱,Zeta电位仪检测其电位和粒径分布,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其保护DNA的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其与DNA结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具体良好的三维孔洞结构,孔径为50-100 μm;②热重分析显示当温度小于200 ℃时,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的质量损失下降速度较低;当温度上升至200-500 ℃时,支架质量损失速度开始加快,损失量增多;在800 ℃时,复合支架的残余质量为38%;③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的最大应变可以达到94.94%,最大承受应力为7.01 MPa;④CCK-8实验显示,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⑤核磁氢谱检测显示,季铵化壳聚糖的季铵化程度约为20%;⑥季铵化壳聚糖的粒径分布为(588.56±52.39) nm,季铵化壳聚糖颗粒的表面带正电荷,电位为(16.3±3.92) mV,有利于与DNA结合;⑦凝胶电泳实验显示,季铵化壳聚糖材料的比例越高,对DNA的包裹越好,当其与DNA的比例为1∶3时,对DNA达到包裹作用;⑧透射电镜显示,季铵化壳聚糖/DNA大部分的微粒呈实心圆形,微粒粒径差别较小,平均粒径约为200 nm;⑨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与细胞渗透性,利于细胞在支架间的生长。 ORCID: 0000-0002-2572-0229(章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