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2篇
预防医学   91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5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慢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由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浮肿尿少及肝脏肿大等症状和体征,属于中医"心衰病"之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病机多由心之阳气亏损、气血、津液运行失调所致,与张锡纯所论"大气下陷"关系甚为密切,本文就大气下陷与心力衰竭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2.
"做人、做事、做学问"一文,其来由及目的已如作者在前言所述。作为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湘雅名医的廖二元教授,多年在医、教、研、管理和著述上成绩斐然。尤为可贵的是,他对人对事对学问的感悟甚丰。为不使其悟言一室之内,将其成文刊之,这也是此类文章首进本刊专论,看似非专业,但其与学术大有关联,想必惠于未临其境的读者,尤其肩负强国之梦的青年学子。读此文,有感有悟有行,无疑是作者所愿,亦是编者之望。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LIDAR多脉冲探测模式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飞行实验对比了单脉冲与多脉冲探测模式在大高差地形区域的探测效率及相关问题。大高差地形测绘中,单脉冲模式只能采用低激光频率,造成点密度稀疏,难以满足高精度制图需求;多脉冲模式虽然具有作业效率高等优势,可以获取点密度更高的数据,如何规避大气边缘区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西北某测区通过合理设计,采用多脉冲模式完成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获得了较好效果。未来采用LIDAR多脉冲探测模式可以在我国西部大高差区域地形测绘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大气下陷证较常见,可出现在多种病变中尤其是各种慢性病中,常常带来生活工作的痛苦,而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明显。廖世煌教授认为大气下陷须明确诊断,治疗以升陷汤为主,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变化对变应性鼻炎(AR)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80例AR患者在不同的PM10颗粒物浓度时,对该群患者的症状客观评分,比较PM10颗粒物浓度变化对AR症状的影响程度.结果 当空气中PM10浓度<50μg/m3时,其症状总评分为(5.900±1.270)分;当PM10浓度>150μg/m3时症状总评分(7.475±1.340)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PM10浓度上升时,AR的症状会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56.
运用QCM反应性监测方法研究了暴露在博物馆模拟展柜中的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行为及规律,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以及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手段,对青铜文物模拟材料在腐蚀60 d后的腐蚀形貌与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照的存在以及温度、湿度的升高都会加速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其中ERCO LED灯在色温为4 000 K时对青铜文物模拟材料的腐蚀影响最严重,在腐蚀60 d后的主要腐蚀产物为Cu2O、CuO、SnO、SnO2,还有少量铜的碳酸盐、铜的硫酸盐与铜的硫化物、铜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铜的氯化物。  相似文献   
57.
可吸入颗粒物(particles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of less than 10μm,PM10)指自然大气力人体的呼吸道所吸入的一些颗粒物,而许多流行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紧密的联系,但机制不清。PM10在呼吸系统的沉积与清除、其大小和数目以及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和氧化负荷的增加在PM10对呼吸系统所致的危害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原因,空气污染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心率变异性是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并且与心血管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能通过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目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现对国内外空气污染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与死亡终点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周启星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32(2):168-174,180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的暴露与居民不同疾病死亡率的上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就不同粒径颗粒物与最严重的健康终点——死亡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和评述。指出:大多数研究就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死亡终点的影响已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目前研究重点向细颗粒物(PM2.5)对健康终点的影响转移。而粗颗粒物(PM10~2.5)以及与PM2.5之间的比较性研究资料还较为有限。超细颗粒物(PM0.1)的暴露及健康影响数据也很有限。但由于其数量浓度的优势,可能会成为未来流行病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0.
徐东群 《健康向导》2015,21(2):42-44
<正>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当排放的物质越来越多,远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达到有害程度,危害到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时,就形成了大气污染。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尽管在气象学上"雾"和"霾"均有明确的定义,但因其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现,不容易区分,所以经常统称为"雾霾天气"。与"雾霾天气"有关的几个概念"气溶胶",它是由固体或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