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443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807篇
预防医学   38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4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寻找合适的因素和水平,使响应面法优化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时得到较高效价.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使用干燥滤纸片法优化积累恩拉霉素的摇瓶培养基,即碳氮比、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结果 得到X24培养基,即玉米粉7.50%、葡萄糖0.50%、黄豆粉3.00%、硫酸铵0.40%、玉米浆粉2.00%、硫酸亚铁0.01%、L-乳酸0.20%、碳酸钙0.50%、豆油0.05%、耐高温α-淀粉酶0.07%.该培养基测得最终效价为4 046 u/g,略高于市售恩拉霉素预混剂的效价.结论 此次筛选为下一步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打好基础,同时原料易得、配方简便,可满足实验室使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2.
制备培养基是细菌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培养基的质量是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基础。培养基的好坏,培养细菌时选择培养基类型是否恰当,都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是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基是用人工方法配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1]。培养基的种类繁多,在配制过程中,不注意方法,常会使配制过程变得非常繁琐,而且易导致细菌培养失败。本人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以便微生物实验室不断完善和提高培养基的配制水平,为检测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培养基,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03.
腹泻患者及培养基中人芽囊原虫的各期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光镜下各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hominis,B.h)形态,以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性,并为临床检验提供形态依据。方法使用洛克氏液-鸡蛋-血清培养基,对腹泻患者粪便的B.h进行体外连续培养,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在光镜下研究其各期形态、结构。结果通过形态学研究观察到空泡型、颗粒型、阿米巴型及包囊型以及各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结论B.h形态多样,临床多见空泡型和颗粒型。空泡型可成囊。  相似文献   
104.
李斯特氏菌的选择培养基和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斯特氏菌病是由李斯特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自发现以来已从人和40多种动物的粪便以及环境等多种标本中分离到了该菌。该菌的生存力较强,可在低温下生长,能抵抗25%的NaCl。并能在原虫体内生存和繁殖。野生和家养动物被认为是该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VYE和IN培养基检查病原性Yersinia(耶尔森氏菌)属菌的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VYE和IN培养基培养后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实验,鉴别病原性Yersinis属菌。结果 VYE培养基检出率比IN培养基高,二并用于病原性Yersinia属菌很容易与非病原性Yersinia属菌区别。结论 VYE和IN两种培养基并用,方法简便易行,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阴道毛滴虫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与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改良肝浸汤培养液及RPM11640培养基内阴道毛滴虫生长情况的观察,选择适合教学和科研的培养基。方法用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标本,分别接种至改良肝浸液及RPM11640两种培养基内进行培养,pH值为5.6~5.8,通过计数了解生长情况并观察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果肝浸汤培养液中培养48h,阴道毛滴虫达到生长高峰,虫体呈现出多分裂相,虫体变大、呈圆形,内含4~12个细胞核,细胞膜外缘可见数丛鞭毛。RPM11640培养基中阴道毛滴虫72h达到生长高峰,虫体密度约为肝浸液高峰期的2/3,未见多分裂现象,虫体与生理盐水涂片中阴道毛滴虫形态、大小相近。结论改良的肝浸液培养基适于阴道毛滴虫的药物试验及其他实验项目的研究,RPM11640培养基更适用于教学、标本的制作及实验室保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不同公司生产的无血清培养基对病毒性疫苗生产用Vero细胞培养效果,及基因工程胰蛋白酶的细胞消化效果,以判断是否适用。方法 实验组用VirusPro Vero-A培养基进行Vero细胞的培养,用Trpzyme消化细胞。对照组用VP-SFM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用TrypLE Select消化细胞。两组Vero细胞以相同密度接种在T175培养瓶中,以相同的培养条件和传代方法在T175瓶和细胞工厂中各培养3代。培养期间观察细胞的上清液、形态以及汇合度,消化后检测细胞活率并计算细胞收获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消化液的pH值、总消化时长、37 ℃消化孵育时长、细胞活率以及细胞收获量。结果 两组细胞生长状态均良好。配对t检验显示,实验组消化液的pH值(6.99)、总消化时长(17.28 min)和37 ℃消化孵育时长(6.93 min)均值均大于对照组消化液的(分别为6.75、12.34 min、3.30 min),细胞活率(94.79%)及细胞收获量(T175瓶:3.91×107个;细胞工厂:1.90×109个)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的(分别为90.20%、3.33×107个、1.26×109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17、3.46、2.98、2.31和4.38,P值均<0.05)。结论 实验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基因工程胰蛋白酶细胞消化液温和、细胞损伤小,均适用于Vero细胞。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目的评估难辨梭菌鉴定培养基(CDIF)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方法学评估研究。对临床收集的255份粪便标本同步进行CDIF培养基和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CCFA)培养,并对CDIF培养基上的所有菌株及CCFA培养基上的典型菌株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255份粪便标本中,经CDIF培养24 h后出现典型菌株64株,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58株;另有3株无色透明菌落的菌株被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以质谱鉴定结果为参考,CDIF培养基对难辨梭菌鉴定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58/61)、96.9%(188/194)、90.6%(58/64)和98.4%(188/191)。CCFA培养48 h后生长的典型菌株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61株。CDIF培养基和CCFA培养基上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的菌落中,分离单一菌种比例分别为80.3%(49/61)和77.0%(47/61);CDIF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密度高于CCFA培养基。结论 CDIF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为难辨梭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