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55篇
  免费   1837篇
  国内免费   530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247篇
妇产科学   956篇
基础医学   1282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16469篇
内科学   2397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437篇
特种医学   1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313篇
综合类   22462篇
预防医学   8134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12205篇
  152篇
中国医学   5552篇
肿瘤学   712篇
  2024年   337篇
  2023年   1359篇
  2022年   1163篇
  2021年   1620篇
  2020年   1794篇
  2019年   1971篇
  2018年   833篇
  2017年   1978篇
  2016年   1982篇
  2015年   2370篇
  2014年   4685篇
  2013年   4568篇
  2012年   5661篇
  2011年   6276篇
  2010年   6026篇
  2009年   5568篇
  2008年   5155篇
  2007年   4405篇
  2006年   3488篇
  2005年   3504篇
  2004年   2964篇
  2003年   2533篇
  2002年   1854篇
  2001年   1481篇
  2000年   1102篇
  1999年   765篇
  1998年   703篇
  1997年   467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我科1990~1999年间行38例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取得较好疗效。本文总结对其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18~54岁,平均36岁,病程1~6年,平均3年。临床症状:头昏痛38例,视力减退27例,肢端肥大12例,泌乳11例,闭经及性功能减退25例。全部病例均经鼻—蝶窦显微切除肿瘤。术后视力改善或恢复19例,停止溢乳9例,月经恢复正常10例,性功能改善12例。术后并发症有:脑脊液鼻漏6例,5例经保守治疗后鼻漏停止,1例继发颅内感染死亡;尿崩23例,多尿5例,经抗利尿激素等治疗而控制;1例发生严重鼻衄,经鼻腔填塞止血。2 围…  相似文献   
992.
0 引言 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性 ,手术难度大、危险性大 ,术后易出现神经损伤、脊髓缺血、水肿 ,发生呼吸障碍、高热、消化道出血、四肢瘫痪或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其护理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1 临床资料 我院 2 0 0 0 - 0 5 / 11收治椎管内肿瘤患者 2 6 (男19,女 7)例 ,年龄 9~ 6 1岁 .颈椎段 14例 ,胸椎段 6例 ,腰椎段 5例 ,骶管内 1例 . 7例为转移瘤 ,2例为原发性胶质瘤 ,其余均为良性肿瘤 .本组患者以颈段椎管内肿瘤居多 (5 4% ) .2 讨论 为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术前健康教…  相似文献   
993.
994.
陆琼  林克萍 《广州医药》2001,32(1):21-2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的围产儿预后及处理。方法:对546例不同程度羊水粪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围产儿预后及发娩方式。结果:羊水重度粪染的新生儿极低Apgar评分(即≤3分者),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羊水轻度粪染组;羊水轻度粪染组与羊水清亮组相比较,以上围产儿预后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羊水粪染组的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无关(P>0.05);重度羊水染组阴道助产的围产儿不良预后高于顺产组(P<0.05),而顺产组围产儿不良预后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及时发现羊水粪染,适时采取剖腹产分娩可降低围产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995.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麻醉及围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玉莲 《新疆医学》2001,31(4):301-30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是一种较常见的急腹症,常并发休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病死率很高,我院1989年8月~1998年10月手术治疗97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97例中男65例,女32例,年龄32~74岁,平均45岁。出血坏死性42例,出血水肿性  相似文献   
996.
结肠癌手术虽为外科常见手术 ,但因病人多为年纪较大 ,并存病多 ,若病情观察不周和护理不当 ,常造成严重后果。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本科收治结肠癌病人 6 8例 ,现就其手术前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男 45例 ,女 2 3例。年龄 2 5~ 84岁 ,5 9岁以下 31例 ,6 0岁以上 37例。1.2 病变部位 升结肠癌 2 4例 ,横结肠癌 9例 ,降结肠癌 15例 ,乙状结肠癌 17例 ,全结肠息肉恶变 3例。合并低位肠梗阻12例 ,横结肠急性穿孔、全腹膜炎 1例 ,伴发糖尿病 3例 ,冠心病 4例 ,肺部感染 2例 ,高血压、胃溃疡、贫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心脏病人施行剖宫术最佳围手术期的治疗及麻醉处理,有效地提高母婴生存率。方法:随机选择90例心脏病剖宫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治疗,麻醉处理及监测剖分病例进行术前,术后血动力学指标等项目监测,结果:硬膜外阻滞后33例出现低血压,平均收缩压下降2.7-4.0kPa,中心解脉压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脏病类型有关,结论:在适当纠正条件和心电监测下对心脏病人行剖部产术更为安全,可有效地防止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施行剖宫产术尤为适且于高危妊娠心脏病人的剖腹产,心脏病人剖宫术围手术期密切监测血流动力指标和心血管功能可有效地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98.
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不良妊娠和胎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妇女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和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00份孕妇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L)水平与妊高征、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其与正常妊娠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作对照。结果 妊高征患者中ACL的阳性率为87.2%。IUGR中的ACL阳性率为92.3%,正常妊娠为26.4%。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围生儿缺氧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中ACL测定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 结论 孕妇ACL水平测定对不良妊娠结局和胎儿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老年人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仪监测评估低位硬膜外麻醉围术期自主神经的改变。方法:选择低位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每组10例,观察术前1d、麻醉完善后切皮前、切皮后30min、术后2h,1d,3d,7d处时相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HRV分析各成分变化。结果:围术期老年组HRV显示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总频(TP)、低频(LF)、代频标化(LFnorm)均呈显著性下降,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平均动脉下降。年轻组TP和LF在麻醉完善后切皮前、术后2h,1d下降显著,于术后3d恢复,而R和MAP在围术期无显著改变。两组两比较,老年组TP和LF在麻醉后各时相占 明显低于年轻组(P<0.01)。老年组高频(HF)及高频标化(HFnorm)在麻醉给药后切皮瓣均无明显变化,但在术中和术后各时相点的下降,而年轻组仅切皮后30min,出现一过性下降。结论HRV可较好地评估围术期机体自神经变化;术期麻醉和手术创伤均可使机体自主神系统调节受损,尤其老年人受损程度大,恢复慢,恢复慢,术后1周仍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心外科围术期感染的防治对策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提高心血管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将12 0例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 ( 67例 )和对照组 ( 5 3例 ) ,实验组采用术中术后抗生素冲击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即在术后才开始应用抗生素。结果 全组术后感染率 9 2 % ,感染率以法乐四联症 (TOF)根治术最高( 2 0 % ) ,瓣膜置换术次之 ( 11 5 % )。实验组感染率为 6 0 % ,对照组感染率为 13 2 % (P <0 0 5 )。结论 心外科围术期感染的防治原则应该是全方位以“预防为主 ,防治并重”。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冲击疗法具有降低感染率 ,减少副作用 ,节省药品 ,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提高手术效果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