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4篇
  免费   1370篇
  国内免费   662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113篇
基础医学   784篇
口腔科学   256篇
临床医学   2155篇
内科学   1344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509篇
特种医学   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67篇
综合类   5967篇
预防医学   5433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3368篇
  24篇
中国医学   1852篇
肿瘤学   530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28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591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720篇
  2014年   1212篇
  2013年   1170篇
  2012年   1333篇
  2011年   1479篇
  2010年   1230篇
  2009年   1212篇
  2008年   1524篇
  2007年   1362篇
  2006年   1142篇
  2005年   1115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762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714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DCBSI)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指标的影响,为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8例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PAD组),随机分为加用DCBSI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并选取未并发PAD的糖尿病患者32例(非PAD组)作为基线时指标对照。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Ab1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检测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及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结果 PAD组Hb A1C、甘油三酯、LDL-C、空腹胰岛素及cf-PWV、CAVI均明显高于非PAD组,HDL-C、ABI、EDD均明显低于非P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DCBSI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2.5±0.52)mmol/L]、空腹胰岛素[(10.2±0.35)m U/L]、HOMA-IR(0.9±0.67)、cf-PWV[(10.0±2.80)m/s]和CVAI(8.2±0.74)较治疗前[分别为(3.0±0.85)mmol/L、(13.9±4.60)m U/L、1.4±0.46、(11.8±3.00)m/s和9.6±1.70]明显降低,EDD(10.3%±2.50%)较治疗前(8.0%±3.20%)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cf-PWV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VAI和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BI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确诊初期部分患者已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下肢动脉病变,早期检测和干预十分必要。DCBSI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江阴市2008—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规划、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8—2012年江阴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分析5年来江阴市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2008—2012年江阴市恶性肿瘤死亡12723例,占全死因人数的31.46%。年均死亡率为211.18/10万,居全死因首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277.65/10万)高于女性(144.1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3.83,P〈0.05)。在恶性肿瘤的死亡顺位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和肠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74.26%。恶性肿瘤死亡35岁以下白血病居首位,35~54岁组肝癌居首位,55岁以上胃癌居首位。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5年平均增加为4.65岁,男性为5.38岁,女性为3.48岁。结论恶性肿瘤是影响江阴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肿瘤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减少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天津市塘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0-2012年塘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疾病分类,输入DeathReg2005,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标化减寿年数、标化减寿率、期望寿命和去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等,以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年龄人口构成及期望寿命进行标化。结果2010—2012年,天津市塘沽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93.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2.89/10万),居全死因第1位,其死亡率随年龄递增。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为79.17/10万,居第1位,其次为肝癌和胃癌;0.29岁主要肿瘤死斟是白血病,30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肿瘤死因是肺癌和肝癌;PYLL依次为肺癌、肝癌和胃癌;居民期望寿命80.06岁,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3.61岁。结论肺癌和肝癌对居民寿命影响较大,自血病高发于低年龄组人群,对劳动力损失较大,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死亡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监测项目。对辖区常住居民进行长期和连续的人口学及全死因监测,掌握固定人群死因的动态变化,发现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可为更好地制定疾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为掌握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居民死因的动态变化及死因构成情况,我们对松江区新桥镇社区2012年的生命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伤害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地危害着公众的健康。在我国由伤害导致的死亡,居死因顺位第5位,也是1—45岁年龄组人群中的首位死因。伤害的预防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因此,很多国家建立了完整的伤害监测系统。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建立了以哨点医院急诊室为基础的医院伤害监测系统,并于2009年实现了网络报告。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3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为疾病防控工作的决策、制定干预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的人口死亡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居民死亡率为664.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66.5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3.46/10万,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35∶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主要死因位置,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亡构成比最高,为43.82%,肿瘤为38.07%、呼吸系统疾病为4.87%,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的86.76%。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干预,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手术指征与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存活19例,大部分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逐渐恢复,能独立生活(其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为I-Ⅲ级)13例,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6例,死亡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湖北谷城县2009-2013年居民死亡率、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主要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全县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谷城县2009-2013年死因监测资料,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对死因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谷城县2009-2013年居民年平均粗死亡率为683.77/10万,其中男性为850.32/10万,女性为512.23/10万,男:女为1.71∶1;全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95.75%;0-14岁组、15-39岁组主要死因均为损伤与中毒分别占35.59%,58.53%;40-64岁组、65岁以上组主要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分别占38.36%,42.87%;死因顺位第一循环系统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为主,死亡率196.92/10万;其次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18.78/10万。肿瘤死亡主要肺癌死亡率42.69/10万,占26.37%;其次肝癌死亡率29.78/10万,占18.40%。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率52.21/10万,占全死因的7.63%;损伤与中毒死亡中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29.33%,自杀占18.77%,淹死占9.92%。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意外和中毒是谷城县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家庭内死亡情况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成都市2012年居民家庭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成都市报告死亡数为72632例,其中发生在家庭内的死亡为44182例,占总死亡数的60.83%。男性家庭内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X^2=80459,P〈0.01)。男女性前3位的死因分别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和肺癌。各午龄组均有家庭内死亡发生,0~14岁组以淹死为主,15~39岁组以其它恶性肿痛为主,40-64岁组以脑血管病为主,65岁以上组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主。结论老午人群是家庭内死亡的主要人群,慢性病和肿瘤是成都市居民家庭内死亡的主要死因,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各类死因对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就提高期望寿命、促进居民健康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athReg2005软件收集、整理2012年四川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Excell软件、SPSS软件编制蒋氏简略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等。结果 2012年四川省居民粗死亡率621.78/10万,标化死亡率621.49/10万,平均期望寿命校正值75.22岁;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期望寿命损失年居前5位,去掉该死因,分别可增加4.51年、3.42年、3.34年、1.13年、0.39年。去单病种死因期望寿命分析,增值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潜在寿命分析,减寿率顺位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导致每千人寿命缩短的人年数分别为18.67人年、12.21人年、10.35人年、5.44人年、2.55人年。不同性别和城市与农村间各类分析顺位略有差异。结论四川省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需要加强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