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15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61.
目的对沉香挥发性成分与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GC-MS法分析4种沉香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挥发性成分,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测定其对Hep G-2、SF-268、MCF-7、NCI-H460细胞株的IC50,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成分峰面积相对含有量与相应IC50的相关性。结果沉香挥发性成分主要有倍半萜、色酮、甾体,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在11.11~58.55μg/m L之间。与抗肿瘤活性关联度大于0.70的18个挥发性成分中,有6个2-(2-苯乙基)色酮、3个甾体、8个倍半萜。保留时间202.3 min的2-(2-苯乙基)色酮和豆固酮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与4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关联度均在0.8以上。结论沉香挥发性成分中的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在其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杨英来  胡芳  刘小花  郭龙  杨涛  李应东  封士兰 《中草药》2013,44(23):3346-3351
目的 探讨当归补气活性部位HPLC特征图谱与其补气功效的相关性。方法 用控食和疲劳的方法建立小鼠气虚模型;比较当归不同提取部位对气虚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免疫器官等的影响,筛选当归补气药效部位。用灰色关联统计方法将补气作用较佳的各批当归药材70%乙醇提取部位(醇提物)HPLC特征图谱各共有峰的峰面积与补气药效数据相关联,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 当归醇提物对气虚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根据关联度大小确定当归醇提物中各成分对补气作用贡献大小的顺序(按特征峰编号)为18>5>7>12>17>4>19>2>20>6>8>3>14>1>16>11>9>13>15>10,其中7、10、11、13、17、18和20号峰分别为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丁烯基苯酞和欧当归内酯A。结论 当归醇提物具有较强的补气作用,HPLC特征图谱与补气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高良姜提取物促进黑素生成的谱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仕霞  康雨彤  彭晓明  高莉  闫明 《中草药》2013,44(8):995-1002
目的 建立高良姜提取物指纹图谱,考察其对B16鼠黑素瘤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量的影响,并分析其谱效关系.方法 HPLC法建立高良姜醇提物(G1)、G1水沉物(G2)、G2大孔树脂纯化物(G3)、G3聚酰胺精制物(G4)指纹图谱;MTT法检测各提取物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比色法检测其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量的影响;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1浓度为1.00~5.00 μmol/L、G2浓度为0.50~5.00 μmol/L、G3浓度为0.25~5.00 μmol/L,G4浓度为0.25~ 10.00 μmol/L,能显著促进B16细胞增殖(P<0.01); G1、G2浓度为0.50μmol/L,G3、G4浓度为0.50~ 1.00μmol/L,能显著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P<0.05、0.01);G1浓度为0.50、5.00 μmol/L,G2、G4浓度为0.50~5.00 μmol/L,G3浓度为0.25~5.00μmol/L时,促黑素合成作用显著(P<0.05);在相同浓度下,G4促B16细胞增殖和增强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最强.谱效关系分析表明,与药效关联度最高的是高良姜素(7号峰).G1、G2、G3、G4含高良姜素分别为27.61、88.72、348.53、693.35 mg/g,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良姜素在0.25~10.00 μmol/L均有显著的促B16细胞增殖、增强酪氨酸酶活性和促进黑素量升高的作用.结论 随着高良姜素量的增加,高良姜各提取物对B16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量的作用逐渐增强,表明高良姜素是高良姜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比较水蛭不同品种(水蛭、蚂蝗)、规格(生品、制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灰关联度模型,在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水蛭药材6类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基础上,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其质量评价模型。结果:通过该模型对20批水蛭药商品材(10批水蛭、10批蚂蝗)的质量评价,与水蛭药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该方法及模型可用于水蛭商品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福建医科大学2009—2014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以及这一期间科学基金获得者SCI论文发表情况,运用excel软件结合文献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CI论文与科学基金立项二者之间互为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阐明不同柑橘属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峰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贡献程度.方法 建立枳实、青皮、陈皮、橘红和香橼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HPLC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反应体系尿酸生成量,评价各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灰关联度分析法研究谱效关系,对照品比对法鉴定主要色谱峰.结果 谱效关系分析表明,各药材提取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对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圣草次苷>柚皮苷>柚皮素>橙皮苷>桔皮素>川陈皮素>新橙皮苷>橙皮素.结论 不同柑橘属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峰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 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液4个流分的色谱图中确定12个共有峰,其中发挥主要抗炎作用的成分为4、6、2、9号峰,质谱分析鉴定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发挥主要抗菌作用的成分为4、2、9、11号峰,质谱分析鉴定这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结论 山楂核干馏液具有较好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确了山楂核干馏液中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最大,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对其抗菌作用贡献最大。研究结果为山楂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从瘀论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获得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核心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文献共118篇,涉及128份处方与184味中药,药物出现频次累计2 025次,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是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桃仁、红花、半夏、甘草、天麻、石菖蒲;药性以“温”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且归肝经的中药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1个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桃仁-红花”为核心药对。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聚类,因子分析得到8个公因子。结论:中医药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用药规律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辅助以理气药、补虚药、安神药等,药物间关联多以桃红四物汤的组方为核心,着重选择药性偏温,味辛甘并归肝经的中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测定不同断面颜色土茯苓UPLC特征图谱,结合不同模式分析方法探究不同颜色土茯苓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样品,建立UPLC特征图谱;运用相似度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化学模式识别法等对断面类白色和红棕色的土茯苓进行基于特征图谱的质量分析。结果 建立了断面类白色、红棕色土茯苓特征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2、3、4、5、6号峰分别为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相似度结果分别为0.948~0.999,灰色关联度(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结果显示,红棕色土茯苓的质量优于类白色土茯苓,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可将2种样品大致区分为两类,4种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特征图谱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为不同规格土茯苓的质量对比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监护工作。方法 以理论最优值组成参考数列XO={0},计算各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度结果 不同工龄体检情况关联度为0~5a 0.789、5~10a 0.742、10~15a 0.620、15a以上0.587,不同工种体检情况关联度为医用诊断0.419、小型密封源0.624、工业探伤0.704、放免1,1998-2002年体检情况关联度依次为0.854、0.836、0.703。结论 继续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提高放射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