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932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37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其义是顺从四时阴阳,根据季节变化,养护阳气、阴精.具体来说可通过改变生活起居方式,调养精神状态,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如今,随着现代医学及健康意识的发展和提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亦逐渐成为当今养生、保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的一个命题,有着浓厚的中医学特色.  相似文献   
992.
安度晚年为什么叫“颐养天年”?《灵枢·天年篇》中提到“天年”为百岁。百岁老人是为众人所羡慕的。与其羡慕,何不就看看他们有什么长寿的决窍,努力让自己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993.
何谓“养生”?愚以为就是保护好人的生命,使之健康长寿,终其天年。何谓“养性”?及时控制好自己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能经常保持平衡,不让它因过激而损伤肌体。  相似文献   
994.
运动与长寿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静养,喜好运动的动物几乎很少有长寿的(包括运动员)。这两种观点都貌似有理,其实他们都只说对问题的一半,尤其是老年人,适度的、规律运动才是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95.
韦生 《现代养生》2007,(9):12-12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脏腑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  相似文献   
996.
笔者在2002年7月参加丹东市统计局组织的丹东地区高龄老人抽样调查活动时发现,健康长寿与某些因素相关,并通过调查分析拟定出一套健康教育方案,以促进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丹东市元宝区及五龙背镇的85岁以上老人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997.
《东方养生》2007,(4):154-155
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生命表现 只有形神统一 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8.
健康长寿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要想健康长寿很简单,大家可以照着“八个八”来做。什么是“八个八”呢?日行/忏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养心八珍汤,强体八段锦,米寿八十八,茶龄百零八。[编按]  相似文献   
99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科学技术随之进步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从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老年人口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至2000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已超过10%,按国际标准即跨人了老龄化社会,它给国家、社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既有影响经济发展的,也有社会和家庭的。一但我们依然希望老年人健康长寿,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000.
张洪福  李庆升  周计春 《陕西中医》2005,26(10):1123-1123
七情,系指精神活动所呈现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属生理活动范畴,一般不会致病。但若情志过激,失去节制则可使内脏功能失常气血逆乱而影响健康。近年,精神因素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愈来愈为国内外医家所重视。祖国医学,视七情为内伤发病之主因,历来主张减少和避免情志所伤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可见,精神保养是抗老防衰,摄生保健之要素,在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