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566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74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5篇
  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0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伽玛刀治疗颅底大病灶的效果。方法伽玛刀治疗颅底大病灶36例,随访30例,肿瘤周边剂量11~15Gy(13.7Gy),肿瘤直径为35~52mm(41mm)。结果随访1~9年,肿瘤的生长控制率为83.4%,临床表现改善率为43.4%(13/30),无变化40%(12/30),加重16%(5/30),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13%(4/30),因症状加重接受手术者5例。结论对身体状态难以耐受或拒绝手术的颅底大病灶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颅高压表现,伽玛刀可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2.
伽玛刀是一大型的医疗设备,因此维护与保养比较复杂。在我院体部伽玛刀3年运行的过程中,维护与保养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3.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1168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内首创的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OUR-QC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1168例,男822例,女346例,其中肺癌664例。应用西门子SOMATOM-E spring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γ-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显示;根据肿瘤性质、类型、部位及脑干、脊髓、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订适合的治疗计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在702例随访复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伽玛刀治疗后3~6个月复查评价其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CR PR)91.7%(644/702);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90.9%。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仅8.3%,未见穿孔致死等严重并发症病例。1年、2年生存率正在统计中。结论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方法。采用放化疗配合伽玛刀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更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以其非创伤性、疗效显著和并发症少而被用于临床,尤其为药物治疗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作者就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探讨、伽玛刀治疗机制的研究现状及疗效评价、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伽玛刀在不适合开放手术或经尿道电切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全身伽玛刀治疗2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重量、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作为评价指标。观察上述数据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IPSS评分由治疗前29分降至19.6分(P<0.01)。前列腺重量平均值均由治疗前的(56.4±4.4)g减少至(54.8±4.3)g(P>0.05)。最大尿流率平均值由治疗前的(6.7±1.8)ml/s增加至(11.5±1.7)ml/s(P<0.01),残余尿量平均值由治疗前的(85.1±27.8)ml降至(50.9±15.6)ml(P<0.01)。结论立体定位体部伽玛刀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具有简便、安全、无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可不需住院等优点,对不愿意接受手术或不宜手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和伽玛刀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2006年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的病人,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35例)在伽玛刀术后采用替莫唑胺5个周期化疗,对照组(48例)仅行伽玛刀治疗.长期随访,观察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的生存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平均生存期为14.2个月,对照组为7.8个月.实验组的2年生存率为20.5%,对照组为10.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结论 伽玛刀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有效,能提高生存率而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随访25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分成单纯伽玛刀治疗组与外科手术后加伽玛刀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34.2个月(6-90个月)。单纯伽玛刀治疗组187例,平均周边剂量14.6Gy;手术加伽玛刀治疗组68例,平均周边剂量13.5Gy。结果单纯伽玛刀治疗的187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127例(67.9%),肿瘤大小无变化的56例(29.9%),肿瘤增大4例(1.2%)。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加伽玛刀治疗的68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肿瘤缩小45例(66.2%),肿瘤大小无变化21例(30.9%),肿瘤增大2例(2.9%)。本组随访255例肿瘤总控制率97.6%,出现新的垂体功能低下7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是有效和安全的,特别是开颅术后肿瘤残留和复发的病人,并发症少,优于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28.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华  朱飙 《浙江医学》1998,20(11):660-661
为探讨旋转式伽玛刀对垂体腺瘤的疗效,对34例垂体腺瘤病人使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7~38mm(平均16.2mm),照射覆盖曲线25%~50%(平均38.9%),周边剂量平均为13.1Gy.治疗后72.4%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69.2%的患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或下降,51.7%的患者肿瘤消失或缩小,仅3.4%的患者肿瘤增大.进一步证实旋转式伽玛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安全、精确、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29.
30.
1967年Leksell教授与生物物理学家Larson合作,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具有175个钴源的伽玛刀。1975年研制成功具有201个钴源的第二代伽玛刀。与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伽玛刀于1984年问世,它的定位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疗效更好,适应证也进一步扩大。进入90年代,伽玛刀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在世界很多国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