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期布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抗菌药物是治疗急性期布病的首选药物,并于上世纪40年代用于布病的治疗,给布病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布病患者带来了希望。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问世和应用,急性期布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72.
一、引言在中国,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但是其终点在文学界有两种看法,大陆学界倾向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港台、海外学界倾向于延续至今。而韩国文学界将文学史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以1898年甲午战争为分界,甲午战争之前为韩国古典文学,1898年甲午战争到1916年为韩国近代文学,韩国现代  相似文献   
73.
中医学和藏医学同属于中国传统医学,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及理论体系,二者对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手段都有各自的特点。藏医真布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藏医学对真布病的认识不仅理论上有据可循,其疗效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药物疗法与药浴等外治疗法结合更是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显著、安全经济等优点。本文以藏医和中医的理论背景为基础,通过藏医真布病、中医痹症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对比,讨论藏医药治疗真布病的优势与特点,提出对藏医未来发展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冷水滩区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例的调查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MINI VITAL系统对病例进行血培养,采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标本培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患者发病前有屠宰、喂养山羊和出售羊肉,并曾划伤手指等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关节痛、乏力和针刺样头痛等;血培养菌株鉴定结果: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A因子血清阳性、M因子血清阴性。结论该病例为冷水滩区报告的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确诊病例,本例病例的传染源为来自布病流行区的染病羊只;冷水滩区目前为布病非流行区,但存在疫情传入和转变为流行区的危险,必须加强卫生与畜牧部门的协作,加强临床医师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严防疫情的传入与传播。  相似文献   
75.
某旗属于人间布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自然疫源地,流行史较长,以往经过各部门多年的努力,曾在1996年左旗布氏杆菌病防治达到"基本控制区标准"。但是,从1999年开始,又出现人间布病散发病例,并有逐年上升的势头,直至2004年人间布病暴发,到目前为止,流行情况十分严重。2003年发病专率为16.66/10万;2004-2008年发病专率分别为439.62/10万、722.33/10万、690.40/10万、1307.49/10万、1554.07/10万、2490.26/10万、1474.96/10万、870.62/10万。通过对某旗布病的"三间"分布的分析,主要以牧民青壮年男性居多,从事牧业劳作时是这里传染布病的主要途径,由于某旗是纯牧业旗,因此布病的流行严重制约着左旗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河北乡赛羊村一起疑似人间鼠疫材料进行鼠疫耶尔森氏菌F1抗原检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果在这起疑似人间鼠疫尸体的淋巴结、肝及脾等脏器中均检测到鼠疫耶尔森氏菌F1抗原。结论本法可用于疑似鼠疫材料的诊断,为疫情的准确判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澜沧县是云南省鼠疫流行的历史疫区之一,1856-1926年间曾发生过多次动物和人间鼠疫的流行,1985-1987年从勐朗镇、县城机关、糯福、竹塘、糯扎渡、发展河等地的黄胸鼠和鼠疫指示动物(家犬)体内用RIP法检出阳性血清,至此,澜沧县疾病控制中心及时成立鼠疫防治科,对上检出阳性材料地区采取主动监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鼠疫防治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78.
2005~2006年布氏菌病全国监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布病疫情曾得到较好控制,发病率一度低至0.02/10万左右,90年代中后期疫情开始回升,特别是2000年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部分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我国曾经于1990年在农业部、卫生部共同领导下,在全国14个省(区)开展监测工作,设监测点15个.2005年中国疾控中心重新组织制定了<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将布病纳入全国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截止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区均开展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1036例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作了系统地观察。临床资料表明单纯以面积大小来判定皮试结果的方法不能全面地恰当地反映患者的皮肤变态反应程度,应在记录红、肿面积同时记录反应的其它内容,如双圈反应,淋巴管炎,发热……。这些内容在判定皮试强阳性和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时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皮试标准提出了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80.
袁平戈 《肝博士》2014,(6):12-14
正西非三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发生埃博拉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0月8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病例8399例,死亡4033例,因此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面临"失控"境地。埃博拉病人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而又无药可救。如今交通发达,国际交往已成日常,美国、法国、西班牙已报道有输入病例,似乎"让全球听到了恶魔来临的脚步声"。我国从未发生过埃博拉病例,然而非洲来客常见,潜伏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