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收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方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和《常用藏成药诠释》中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并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藏医治疗"真布病"的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真布病"的118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演化得到新处方8个,表明藏医治疗"真布病"的药物以活血理气、利水祛湿、舒筋活络为主兼具清热凉血类。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藏医治疗"真布病"方剂进行数据分析,明确了藏医治疗"真布病"的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治疗"真布病"及新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藏医学是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民族医学,历史上涌现出众多名医,向·初称江楚是我国近现代南派藏医代表人物,对"真布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认识和显著的疗效。本文通过对"真布病"临床分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调养护理等方面的整理研究,以传承向·初称江楚治疗"真布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疾病由于侵害全身关节,故也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将此类疾病归人痹症。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湿寒邪,痹阻经络导致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在藏医理论中这类疾病属于“真布病“的范畴,除了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外,主要还由于久居潮湿阴凉地带、饮食方面长期进食油腻及酸性食物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藏医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藏医体质学研究内容与其它医学间的异同点,提出藏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四部医典》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藏医7种体质的分型特点、辨证方法,比较中医及古印度医学体质分型与藏医学的区别,提出传统医学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从体质形成因素和特点分析、探讨藏医体质辨证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藏医体质学与印度医学有关联,藏医理论和实践更符合藏族人群的体质特征,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藏医体质学在指导优生优育、孕妇平衡调理、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医与藏医时间医学之异同比较研究,揭示中藏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诊疗等方面的认识,认为它们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指出注重中藏医时间医学的研究,对指导中藏医临床治疗,尤其是在择时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医学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光辉篇章。我国的民族传统医学由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等传统医学组成。本文主要对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医和藏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各自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文化背景,与周边医学文化有广泛联系。在全面总结、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和藏医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入手,将中医和藏医对痔疮的辨证治疗进行比较,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病因、分类、治疗方法等方面两者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藏医传统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周内对照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采用藏医口服常用治疗,治疗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患者采用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观察两组关节疼痛缓解疗效比较,观察时间为一周.结果:治疗组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疼痛缓解有效率93.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3.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用口服藏药.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的“痹症”范畴。藏医学中属于“真吾病”范畴。在藏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藏药桑党聂尔莪、十五味乳香丸、石榴健胃丸,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放血疗法属于传统医学范畴,是各民族医学内病外治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在我国汉、藏、蒙、维、壮、哈萨克、回、苗、土、侗、畲和纳西等民族医学中都有放血疗法,特别是中医和藏医放血疗法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并对其他民族医学放血疗法有较大的影响,两者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笔者试从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和理论特点3个方面,对中医和藏医放血疗法  相似文献   

11.
李晓涵  刘莉 《吉林中医药》2020,40(4):550-553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聚集状态,其各组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提高,与其相关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在心血管领域更为突出。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均有关于代谢综合征方面的研究,且受到广泛关注。现将从中医和西医2个方面阐述关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对症治疗方面讨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干预方式,并探讨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方向,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通过整理藏药和羌药交叉使用品种,分析藏医和羌医对药材临床使用的异同。方法 查阅《中国民族药辞典》,以拉丁文字母A-Z顺序筛选藏药、羌药交叉使用品种,统计其药名、拉丁学名、科名、药用部位、功效、治疗疾病系统,分析交叉使用品种的药用部位及疗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治疗疾病特点。结果 共整理出206种藏羌交叉使用品种,其中植物药174种、动物药22种,矿物药5种,其他类5种,科分布区类型占比最多的为世界广布型。藏药以果实及种子类、花类、皮类、茎木类较多,羌药以根及根茎类、全草、全株、叶类较多。交叉使用品种中功效相似或主功效有交叉的品种占比近82.04%,主功效不同的品种占比约17.96%。藏药功效包含羌药功效的药材比例较大,藏药突出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羌药在骨折等骨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优势,藏药治疗疾病类型普遍比羌药广泛。结论 藏羌交叉使用品种功效相似性明显,差异性不可忽略,分析认为两个民族用药经验历史上有过交流与借鉴。本研究为藏医药与羌医药源流探索提供了路径;亦为进一步开发藏羌药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藏药的价值是治疗疾病,藏药质量标准是用于衡量藏药价值的标准。本文基于现行的藏药标准难以验证藏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总结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主要特点,如修订了显微鉴别;选择更合理,更具专属性测定指标;加强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广泛应用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等,从这些特点入手,针对现行藏药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怎样制定科学、实用、规范的藏药质量标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现代医学发病机制仍不明了,祖国医学认为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经络闭阻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无论中西医学内科治疗此病,所使用药物多有毒、副作用,久服伤人。我们以"阴痹"、"阳痹"辨证,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祛风胜湿为治疗大法,根据风、寒、湿三邪偏盛调整药物侧重,浸浴外治阴痹诸证,既避免了药物内服的毒副作用,又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胆石症(gallstone disease,GD)是常见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肝胆失于疏泄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湿盛、湿热蕴结亦为发病病机,临证应结合中医证型与西医从结石成分、部位的不同等探讨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是骨科常见痛,多发病,属祖国医学之“痹病”、“腰腿痛”范畴,临床治疗多种多样,目前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为主,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通过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面临几个问题出发,旨在探讨如何规范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学思想对藏医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藏医学文献的研究整理,结合当地独特的天时地理条件和用药服药方法,提出中医学思想对藏医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结果:"天人合一"和"因地制宜"等思想对藏医学影响尤为突出,为研究藏医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依据。结论:藏医学是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中医学思想对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因其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癌变性而备受关注。藏族药不仅是我国藏区居民防病治病的要药,也是中国民族医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藏族药了解的增加,关于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研究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通过文献整理、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3个方面总结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显示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药在现代临床上可以单味药或复方使用,可单独使用或与中药、化学药物联合用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应激和抗氧化损伤等,研究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提供更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认为藏医白脉病疗法是治疗藏医白脉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和藏医特色技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优势明显,临床适用于中风、骨关节病、神经性疼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与中医学的推拿、按摩及针灸治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白脉病疗法还蕴含一些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但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其技术标准,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波动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类症候群。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而中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方法灵活且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目前,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着手,从激素内分泌、免疫、细胞凋亡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