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07篇
  免费   4941篇
  国内免费   3594篇
耳鼻咽喉   379篇
儿科学   1968篇
妇产科学   1092篇
基础医学   7666篇
口腔科学   310篇
临床医学   14043篇
内科学   13615篇
皮肤病学   1143篇
神经病学   1298篇
特种医学   1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8篇
外科学   2006篇
综合类   29622篇
预防医学   17058篇
眼科学   358篇
药学   10849篇
  101篇
中国医学   5693篇
肿瘤学   2428篇
  2024年   447篇
  2023年   1887篇
  2022年   1580篇
  2021年   1972篇
  2020年   1976篇
  2019年   2055篇
  2018年   1048篇
  2017年   1811篇
  2016年   2267篇
  2015年   2598篇
  2014年   4421篇
  2013年   4468篇
  2012年   5900篇
  2011年   6555篇
  2010年   6101篇
  2009年   6117篇
  2008年   6725篇
  2007年   6565篇
  2006年   6149篇
  2005年   6028篇
  2004年   4832篇
  2003年   4299篇
  2002年   3358篇
  2001年   3099篇
  2000年   2473篇
  1999年   2289篇
  1998年   2101篇
  1997年   2197篇
  1996年   2085篇
  1995年   1769篇
  1994年   1564篇
  1993年   1229篇
  1992年   923篇
  1991年   826篇
  1990年   672篇
  1989年   706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2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70-2072
目的研究三种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对HIV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HIV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HIV RNA转阴率、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试验组HIV RNA转阴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及替诺福韦三种药物联合治疗HIV疗效确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HIV RNA转阴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2.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39-340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的2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25例,咳嗽14例,咳痰11例,身体乏力23例,腹痛14例,腹泻4例,盗汗4例,胸痛4例。给予结核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0例,胸片显示病灶有吸收3例,死亡5例,给予非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后,结果显示在1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好转6例,胸片显示病灶有吸收3例,死亡1例。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分枝杆菌合并感染率较高,对其临床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尤其对免疫力较差,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抗结核治疗,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3.
24.
25.
26.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9,(12):881-884
目的了解常用快速手消毒剂对两种肠道病毒PV-I、Echo11的灭活效果,以指导手卫生的方式。方法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检测常用的13种快速手消毒剂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V-I、肠道病毒Echo11病毒作用1 min的灭活效果。结果快速手消毒剂A(有效氯370 mg/L)和B(乙醇75%~85%、三氯羟基二苯醚0. 4%~0.5%)作用1 min,对PV-I和Echo11的灭活对数值均≥4. 00;快速手消毒剂C(聚六亚甲基双胍0. 45%~0. 55%、乙醇63%~77%)作用1 min,只对Echo11的灭活对数值≥4.00;其余快速手消毒剂对PV-I和Echo11的灭活对数值均<4.00。结论 PV-I作为消毒剂病毒灭活实验中的指示毒株,对快速手消毒剂的抗力比Echo11强。检测的13种消毒剂中,对PV-I、Echo11有灭活作用的快速手消毒剂占比分别为15.4%和23.1%,在临床中过度依赖快速手消毒剂阻断肠道病毒通过手的传播是有风险的,在流行季节或明确有肠道病毒污染的情况下,应选择皂液流动水洗手作为手卫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27.
<正>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s,PNS)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占1%~3%。这些综合征是一组异质性的癌症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它可能涉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这些疾病与癌症有关,但不是由恶性肿瘤直接浸润引起的~([1])。抗Ma2相关脑炎不同于经典的副肿瘤性边  相似文献   
28.
29.
30.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病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某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10例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口腔门诊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病人310例,其中男性占46. 77%(145/310)、女性占53. 22%(165/310);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岁,平均(34. 09±7. 48)岁;已婚占53. 55%(166/310),未婚占40. 00%(124/310);病人对乙肝各项知识知晓率情况为58. 06%~86. 4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及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9、17. 15、28. 84、13. 43、4. 56,P 0. 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职业(OR=2. 016,95%CI=1. 288~3. 154)、文化程度(OR=1. 681,95%CI=1. 089~2. 721)是口腔门诊病人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口腔门诊病人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文化程度、职业是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长期开展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