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22篇
  免费   1781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569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2798篇
内科学   2309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213篇
特种医学   6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755篇
综合类   6430篇
预防医学   2454篇
眼科学   221篇
药学   7156篇
  51篇
中国医学   2499篇
肿瘤学   599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777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698篇
  2019年   665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635篇
  2015年   763篇
  2014年   1100篇
  2013年   1113篇
  2012年   1345篇
  2011年   1492篇
  2010年   1288篇
  2009年   1327篇
  2008年   1662篇
  2007年   1356篇
  2006年   1276篇
  2005年   1341篇
  2004年   1046篇
  2003年   952篇
  2002年   876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864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573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QT离散度(QTd)可反映心室不同部位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时间差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其关系密切。近年来,我们应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观察其治疗前后QTd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2.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4,25(7):216-218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对比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Q 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测量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6 8例、正常对照者 4 0例的QTd和QTcd。其中 4 5例患者接受了PTCA或支架置入治疗 ,2 3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结果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QTd或QTcd较正常对照者显著增加 (P <0 .0 1)。介入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治疗后QTd或QTc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 <0 .0 1)。介入治疗组治疗后QTd或QTcd较药物治疗组明显缩短 (P <0 .0 5 )。随访 6个月 ,介入治疗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2例、心绞痛 3例、心肌梗死 2例、再次接受介入治疗 2例。药物治疗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5例、心绞痛 5例、心肌梗死 2例、接受介入治疗 5例、猝死 1例。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QTd或QTcd降低程度明显大于药物治疗者 ,从而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必要尽早进行冠状造影及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心电图 QT离散度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描记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80例 (观察组 )入院首次心电图及治疗 2周复查心电图的 QT离散度。观察组分为两组 ,Ι组为室性心律失常 (n=40 ) , 组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n=40 ) ,设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n=2 0 )。结果 :I组、 组 QT离散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1)。观察组治疗前后 QT离散度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QT离散度是一个能较好反映心肌复极状态的指标 ,可作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5.
医用电气设备和系统电磁兼容性抗干扰设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有电磁兼容性及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要求的相关标准,主要从接地、屏蔽和滤波三个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医用电气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抗干扰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希望借此为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的推广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6.
分段结扎治疗直肠粘膜I度脱垂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60度患前斜位在肩关节外伤后X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肩关节外伤病人分别进行常规肩关节投照及60度患前斜位投照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点及缺点。结果 :采用“常规”投照方法15例能准确进行诊断 ,6例因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能肯定诊断。结论 :60度患前斜位作为常规投照方法的补充 ,在肩关节外伤病例的影像检查中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有利于放射诊断  相似文献   
98.
改进了测定联苯双酯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法检测很为0.02μg,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ml血浆,日内cv为2.03%,日间cv为2.64%,回收率96.67%。测定了由同一原料制成的三种联苯双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片剂Ⅰ及片剂Ⅱ相对于滴丸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5.05%及16.73%。  相似文献   
99.
QT离散度对急危重病人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QT离散度对急危重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死亡组 4 7例、疾病组 4 0例和正常组 4 3例。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人工测量各导联R -R间期和QT间期 ,计算R -R、QTc、QTd和QTcd。结果 死亡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 0 5 6 2± 0 2 2 0ms、0 35 6± 0 0 6 9ms、0 0 5 6± 0 0 33ms和 0 0 79± 0 0 4 6ms ;疾病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0 80± 0 134ms、0 4 16± 0 0 3ms、0 0 34± 0 0 14ms和 0 0 39± 0 0 16ms;正常组的R -R、QTc、QTd和QTcd分别为 0 82 5± 0 0 88ms、0 4 0 2± 0 0 3ms、0 0 2 7± 0 0 15ms和 0 0 31± 0 0 15ms。比较死亡组、疾病组和正常组发现 ,死亡组和疾病组的R -R、QTc、QTd和QTcd存在显著差异 (P分别 <0 0 0 1、<0 0 0 2 5、<0 0 0 1和 <0 0 0 1)。死亡组和正常组的R -R、QTc、QTd和QTcd存在显著差异 (P分别 <0 0 0 1、<0 0 0 2 5、<0 0 0 1和 <0 0 0 1)。结论 QTd对急危重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但其它临床应用价值存在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0.
芦荟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红英 《护理研究》2004,18(11):1947-1948
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Ⅱ度烧伤深度达真皮层,局部水疱形成,创面渗出液多。水肿明显,剧痛。近年来,我院应用中药芦荟外敷创面,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