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4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1345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2篇
  3篇
中国医学   219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比较疏肝化痰消癖散[1]与乳块消片[2]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3]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疏肝化痰消癖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乳块消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统计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采用疏肝化痰消癖散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采用乳块消片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治疗组的10.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微的消化道反应,患者可以忍受。结论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疏肝化痰消癖散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明显,同时病情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小,适用于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2.
郭霞珍教授认为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与青春期崩漏的发生关系密切,如肝郁血热、脾虚失摄、肾精不足等。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崩漏,血出日久,或过用固涩药物止血,最终均可发展为血瘀。故临床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以澄其源,同时针对"瘀"形成的不同原因,佐以疏肝清热、健脾益气或补肾填精,方能取得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2例中途退出,最终纳入57例。对照组采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内服、静脉输液、饮食起居护理与情志调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穴位贴敷。每日1次,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妊娠恶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9%(P<0.01);(2)观察组呕吐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3)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穴位贴敷可显著提高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联合中药内服、静脉输液、饮食起居护理与情志调护可达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气机升降针法治疗肝郁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气机升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总时间、深睡眠时间及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时间均有所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觉醒次数减少(P<0.05)。治疗组睡眠总时间、深睡眠时间以及REM睡眠时间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机升降针法治疗肝郁型失眠与常规针法比较疗效更为显著,其操作简便,方法新颖。  相似文献   
95.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TD-ILD)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的核心内容是分析疾病的病机由浅入深或者由深浅出的动态变化,在CTD-IL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均存在此动态变化的规律.在CTD-ILD的不同病变阶段,其发病特点与卫、气、营、血具有密切相关性.根据此理论指导CTD-ILD的遣方用药,契合其病因病机,可为临床表现复杂的CTD-IL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72.4%和86.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改变不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两组血FPG、GHB、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或P<0.01);4治疗后两组NO升高、ET-1、VEGF降低(P<0.01),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对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8.
曾斌芳教授临证治疗咽痹以少阴客邪上泛、风邪犯肺客咽、脾虚湿浊痹阻、实火循经夹咽4种证型统之。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银翘散为辛凉之平剂,主风热犯肺客咽;理中汤合牡蛎泽泻散以通阳气、散水结,湿浊蕴阻之咽痹;清胃散专治实火牙痛,使以桔梗、半夏假道上行至咽,清热肃咽,取“辛开苦降”之义;黛蛤散主木火刑金之咽痹,佐以左金丸,使以桔梗循经上咽,调其所胜之气,太过者折之,取“木郁达之”之义。究其辨治用药谨防寒凉用事,避其郁遏之弊,始终不离“郁”字,其治以“辛苦开郁”为法。  相似文献   
99.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逐日增多,恢复期的中医治疗应受到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地方推出的诊疗方案中都加入了恢复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查阅文献,并分析新冠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特征及中医分型,发现气阴两虚证为恢复期的主要证候,生脉散为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方剂。对生脉散用于气阴两虚证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抗肺纤维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对其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恢复期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通过梳理李东垣在《脾胃论》气火学说中的理论,从气火关系角度探讨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乳蛾病的病因病机为气虚火旺、正虚邪恋,所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其组方原则以温补与清火并用,并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