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1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67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70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648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202篇
  18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2 毫秒
81.
为评估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纳入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并诊断为可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于同一次住院期间行EUS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开腹探查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US及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结果,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46例确诊胆总管结石,EUS诊断准确43例,MRCP诊断准确35例;14例患者证实胆总管结石阴性,EUS诊断准确12例,MRCP诊断准确13例。EUS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MRCP[93.48%(43/46)比76.09%(35/46),χ2=4.128,P=0.042]。结石直径≤1.0 cm者45例,其中EUS确诊42例,MRCP确诊34例(诊断准确率93.33%比75.56%,χ2=4.145,P=0.042);直径≤0.8 cm者39例,其中EUS确诊36例,MRCP确诊28例(诊断准确率92.31%比71.79%,χ2=4.266,P=0.039);直径≤0.5 cm者26例,其中EUS确诊24例,MRCP确诊16例(诊断准确率92.31%比61.54%,χ2=5.038,P=0.021)。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方面,EUS有明显的诊断优势,且诊断准确性不受结石大小的影响,因此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但MRCP结果阴性的患者,需进一步行EUS。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2013年科技论文发表及其分布情况,为单位的科研管理、人才培养、队伍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论文数量、专业领域、发表期刊、第1作者的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累计发表论文368篇,平均每年122.7篇,年人均发表论文0.23篇;论文主要分布于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发表在86种期刊;第1作者总计286人(17.86%),以高级职称、本科学历、41~50岁人群为主。结论 2011-2013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均发表论文较低,且论文发表的杂志期刊级别较低,论文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今后应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加强论文写作技巧培训,产出更高水平的论文。  相似文献   
83.
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生活垃圾研究前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城市生活垃圾研究进行分析。以Web of Science(SCI、SSCI)中1998—2013年收录的城市生活垃圾相关研究的论文及其引文数据为基础,分析相关文献的期刊分布特点,并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和工具(Cite Space),展开文献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及共引分析,分析结果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研究的知识结构特点,得出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4.
Abstract

Objectives: Interpretation of MRI/MRCP in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 at a single time point has low inter-reader agreement. Agreement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dynamic course of duct changes in follow-up MRI/MRCP is of clinical importance but remains unknown. Our aims are therefore to assess the inter-reader agreement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urse of duct changes in PSC and investigate if elimination of 3?D MRCP affects inter-reader agree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studied 40 consecutive PSC-patients who underwent two liver MRI/MRCPs at two time points. Two readers independently evaluated the course of duct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time points in two imaging sets, one with and one without 3?D MRCP. Th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was calculated for evaluation of inter-reader and intra-read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time points and two imaging sets accordingly.

Results: Inter-reader agre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urse of duct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time points was poor (ICC up to 0.224). Elimination of 3?D MRCP neither improved inter-reader agreement which was again poor (ICC up to 0.26) nor did it change considerably the way readers interpret the course of ducts changes (ICC for intra-reader agreement between 0.809 and 0.978).

Conclusions: Inter-reader agreement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radiological course of duct changes is poor in serial follow-up MRI/MRCP of PSC-patients. Elimination of 3?D MRCP does not increase inter-reader agreement but maintains an excellent intra-reader agreement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ynamic course of bile duct changes.
  • Key points
  • Inter-reader agreement of interpretation of radiological course of bile duct changes between serial follow-up MRI/MRCP examinations of patients with PSC is poor.

  • Absence of 3D MRCP does not affect considerably the way readers interpret the radiological course of bile ducts changes.

  • When MRCP is absent or of low quality, utilization of other sequences seems to be helpful as an alternative for bile duct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胰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3D)可视化技术观察血管的变异情况、胰头癌累及的范围、肿瘤与血管关系、胰周肿大淋巴结情况等,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实时手术引导。分析术前规划结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肝功能及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 10例胰头癌患者均完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15.1±59.5)min,术中出血量325(200,450)ml,手术切缘均达到R0切除标准。10例患者的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CA199均比术前下降(P均< 0.05)。术后发生B级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数字化技术适用于胰头癌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86.
The healing process of the Best Self Visualization Method (BSM) is describ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editation, neuroscience, and psychodynamic theory. Cases are drawn from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youth, who have histories of poverty, survival of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and/or current risk for perpetrating abuse. Clinical use of BSM is demonstrated in two case illustrations, on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and another of individual therapy.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开发一种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放疗患者摆位,并对比分析其在乳腺和盆腔放疗中与传统摆位方法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常州第二人民医院40例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盆腔患者各20例。利用患者定位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将三维可视化模型与真实治疗环境融合,通过交互操作使得三维可视化模型位于加速器等中心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际患者的摆位。每例患者每周先进行传统摆位、再进行三维可视化引导放疗摆位,分3周采集,所有患者共240次摆位数据,以锥形束CT (CBCT)引导的摆位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乳腺患者和盆腔患者三维可视化引导摆位x、y、z轴摆位误差绝对值后分别为(1.92±1.23)、(2.04±1.16)、(1.77±1.37) mm和(2.07±1.08)、(1.33±0.88)、(1.99±1.25) mm,各轴精度较传统摆位分别提高了38.83%、52.40%、33%和36.84%、54.04%、52.58%,y、z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6~5.734,P<0.05)。同时,对于乳腺患者,两种摆位方法y方向误差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1,P<0.05),对于盆腔患者,两种摆位方法在各轴的误差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00、6.415、7.200,P<0.05)。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放疗摆位方法有效提高了乳腺和盆腔患者的摆位精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可视化护理思维导航模式在宫颈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3月(可视化护理思维导航模式实施前)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19年6月(可视化护理思维导航模式实施后)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宫颈癌手术护理,试验组实施可视化护理思维导航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各项术后恢复时间评价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护患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宫颈癌病人各项术后恢复时间评价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可视化护理思维导航模式对宫颈癌手术病人施加干预,可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术后恢复,护理人员与病人对该护理模式的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我国近10年“互联网+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其前沿,为研究人员全面和客观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10年发表的“互联网+护理”相关文献,将纳入的文献题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486篇相关文献,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王莉和孙鸿燕是高产作者,常金良、黄淑波等组成最大的合作共同体,北华大学是高产机构,热点关键词为“互联网+”、延续护理、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生活质量等,可形成7个聚类群,共出现社区居家与智慧养老、护理服务的开展形式、互联网与护理教学、互联网与慢性病健康管理4类研究热点。结论:“互联网+护理”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呈递增趋势,核心作者群未形成,机构合作网络松散,研究内容集中不够全面,未来应加强作者间、机构间的交流合作,以聚类结果为研究依据,深化“互联网+护理”研究的横向与纵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