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01.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治疗组(以下简称喷洒口服治疗组)3组,每组80例。观察患者胃镜下治疗时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及术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血红蛋白量及止血总有效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喷洒口服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发现,喷洒口服治疗组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喷洒口服治疗组效果最显著(P〈0.01);3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1.1%,而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好,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2.
对应分析在大黄炮制减毒“量-毒”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减毒的客观真实性及其减毒规律.方法:平行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肝肾功能影响的差异,以及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对应分析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炮制减毒的"量-毒"规律.结果:生大黄在最大给药剂量(76 g·kg~(-1))对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在此剂量下连续给药14 d,生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试验组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肝、肾损伤.在对应分析图中,各炮制品试验组随剂量增加偏离空白组的距离呈增大趋势,呈现出明确的"量-毒"规律,偏离距离越远,肝肾毒性越明显;对比各炮制品高剂量组偏离空白组的距离,生大黄>醋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总体来看,炮制品的毒性低于生品,减毒作用强度与炮制程度相关.炮制减毒作用与结合蒽醌和鞣质类成分的下降均有关,其中结合蒽醌与毒性关系最明显.结论:大黄炮制减毒作用客观存在,其中熟制减毒作用较明显且药效物质损失较小.对应分析方法可有效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适合于中药药效及毒性评估等多指标复杂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03.
The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hubarb on the stabilit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were induced in rabbits through balloon injury with a high-cholesterol diet and then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 rhubarb group and a simvastatin group. At week 24 recombinant-p53 adenoviruses were locally delivered to the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At week 26 plaque rupture was triggered by the intra-arterial Chinese Russell's viper venom and histamine. Serological, ultrasonographic, pathologic,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plaque rupture in the rhubarb group and the simvastati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2.86% and 35.71% versus 80.00%, both p < 0.05). Serum TC, LDL-C (p < 0.05-0.01), IMT (both p < 0.01), PA (both p < 0.01), PB (%) (both p < 0.01) an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TLR2, TLR4 and NF-kappaB (p < 0.05, 0.01, respectively) in the rhubarb group and the simvastati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contrast, AIIc% (both p < 0.05) in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hubarb has antiatherosclerotic and plaque-stabilizing properties due to antiinflammation and lipid-lowering effects.  相似文献   
504.
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黄以"泻下"效应著称,其效应部位在结肠、且与"水"密切相关,对大黄蒽醌衍生物构效关系分析证实,具有1,8-二羟基且在2,3,6或7位没有羟基的蒽醌苷(emodin,rhein,chrysophanol)能产生较强的"水泻作用";结肠上皮细胞AQP丰富表达,AQPs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结肠对水的吸收减少和/或肠液分泌增加,这可能是以结肠为主要药理效应部位的药物(泻下药)重要的效应分子之一,为大黄"泻下"功效的药理效应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大黄这一"水泻作用"是否与结肠AQP变化有关。通过对中医药理论、大黄功效与药理和AQPs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大黄对结肠AQP的调节效应可能是其"泻下"功效的药理学新解释,亦可能是大黄具有多重功效的缘由。  相似文献   
505.
目的 探讨大黄总蒽醌对SD大鼠的泻下效应及对结肠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表达的影响及大黄酸、大黄素对体外培养LoVo细胞AQP4的调节效应。 方法 雄性SD大鼠24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总蒽醌泻下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予大黄总蒽醌悬液或蒸馏水灌胃5 天,观察大鼠结肠粪便含水量;应用Western blot、RT PCR方法观察其近端结肠AQP4表达的变化。体外培养LoVo细胞并予不同浓度大黄酸/大黄素含药培养液作用24 h及大黄酸/大黄素含药培养液(20 mg/L)不同时间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AQP4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 大黄总蒽醌泻下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作用后,大鼠结肠内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加,同时其近端结肠AQP4表达降低且表现为量效关系。大黄酸/大黄素能够显著下调体外培养LoVo细胞的AQP4蛋白及mRNA表达,且表现为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 结论 大黄总蒽醌在发挥泻下作用的同时,能够有效下调大鼠近端结肠AQP4的表达;大黄酸、大黄素可抑制体外培养LoVo细胞AQP4的表达,可能是大黄泻下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06.
生大黄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生大黄对脓毒症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随机抽取脓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生大黄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入选的患者于治疗的第1天和第6天测定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L/M)以及血浆D-乳酸。生大黄治疗组在第1天留取尿液后即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开始给予生大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第1天两组尿L/M比值和血浆D-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大黄治疗后5d,生大黄治疗组的尿L/M比值(0.0621±0.0128)、血浆D-乳酸水平(0.09±0.03)mmol/L较对照组(0.1674±0.0361、0.24±0.06)mmoL/L明显降低(P<0.05)。结论生大黄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07.
淡盐水制大黄的两种炮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不同炮制方法对淡盐制大黄的影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蒽醌类成分、高效液相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对淡盐水制大黄影响不大。结论:微波炉炮制盐大黄可以代替水火炒制盐大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