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要明显低于男性患者,说明雌激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使雌激素替代疗法逐渐成为新的防治研究热点。大量植物雌激素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研究,以期消除合成类雌激素在治疗中副作用。该文总结了雌激素受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及局限性,以及植物雌激素在其防治过程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高甘油三酯血症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在432例非糖尿病人群中分析了空腹血浆甘油三酯(FTG)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按初检时FTG水平从低到高,以计算机分成三组,最高甘油三酯(TG)组(X为2.5mmol/L,相当于221.4mg/dl),6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是最低TG组(X为0.7mmol/L,相当于60.3mg/dl)的2.3倍(38.6%对16.6%,P〈0.01),6年后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酒石酸罗格列酮和马来酸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及罗格列酮对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2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和酒石酸罗格列酮组,剂量4~8mg/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测血糖、Ins和HbA1c以及高血压和血压正常者血压的变化。结果(1)两种罗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血糖、HbA1c[(0·67±0·98)%]及胰岛素水平,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高血压组的血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治疗12周,高血压组收缩压平均降低了10·6mmHg,舒张压平均降低了6·4mmHg;而血压正常组基本无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压的降低与胰岛素水平的改善呈正相关。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具有一定程度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分析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将1994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调查资料库中≥25岁12085例经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中国成年人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低减(IGT)组、IFG和IGT并存(IFG/IGT)组。比较各组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临床特点。结果在IFG组、IFG/IGT组,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在IGT组,男女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GT组和IFG/IGT组分布频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IGT组高峰在>65岁段,IFG/IGT组高峰在55~65岁段。IFG组在各年龄段分布频率接近,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在25~34岁段比例高于IGT组。IFG、IGT、NGT组间比较,多项临床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FG/IGT组与其他组比较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结论IFG和IGT人群在性别和年龄上发病特点不同。IGT具有比IFG更强的致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当IFG和IGT并存时,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甘油三酯血症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在432例非糖尿病人群中分析了空腹血浆甘油三酯(FTG)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按初检时FTG水平从低到高,以计算机分成三组,最高甘油三酯(TG)组(为2.5mmol/L,相当于221.4mg/dl),6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是最低TG组(为0.7mmol/L,相当于60.3mg/dl)的2.3倍(38.6%对16.6%,P<0.01),6年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OGTTBG2h)平均值高2.4mmol/以(43mg/dl,即180.3mg/dl对137.4mg/dl)。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和体重指数诸影响因素后,FTG水平仍与6年后OGTTBG2h水平显著正相关(P=0.0335)。表明FTG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证实糖耐量减低 (impariedglucosetolerance,IGT)是葡萄糖耐量正常与 2型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T人群高约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IGT具备了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同 2型糖尿病一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损害是发生IGT的重要病因。但与 2型糖尿病不同的是IGT时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轻,失代偿程度明显低于 2型糖尿病,如果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一部分IGT患者有机会逆转为正常糖耐量,相反如不给予干预治疗,则将有大量的IGT人群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内进展为不可…  相似文献   
7.
饮料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液体食品.饮料的种类很多,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功能饮料、茶类饮料等.在饮料中如含有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称之为含糖饮料.卫生部2008年颁发《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指出饮料中糖类每克提供4千卡(kcal)能量[1].在人们针对肥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高脂肪、高糖类固体食物摄入的今天,含糖饮料所带来的能量摄入增加对体重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与中青年患者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从全国130家研究中心招募11020例T2DM患者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开放、非干预的A1 chieve研究,为期24周。本文分析所有在研究中使用BIAsp30治疗的患者。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中青年组(年龄≤65岁),同时以研究前是否使用过胰岛素进行分组对比观察BIAsp30的疗效。各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采用ANCOVA模型分析,低血糖事件采用McNemar′s配对比例检验分析。结果老年组1969例,中青年6508例接受BIAsp 30治疗。24周BIAsp30治疗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老年组患者的总体夜间和重度低血糖事件分别从基线时的2.84、0.91和0.34次/患者年下降至2.00、0.41和0次/患者年,中青年组低血糖事件从基线时的2.19、0.48和0.10次/患者年,下降至1.39、0.23和0次/患者年。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用药24周后HbA1c分别比基线时降低[治疗后(7.0±1.0)%和(7.0±1.0)%;基线(9.3±2.3)%和(9.6±2.3)%;老年t=-33.47,P<0.001;中青年t=-67.94,P<0.001];老年和中青年组患者HbA1c<7.0%的达标率比基线增高[基线为13.8%(223/1620)和9.5%(514/5390),治疗后为57.7%(682/1182)和55.0%(2124/3863)]。BIAsp 30治疗24周后,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的空腹血糖均比基线降低[治疗后(6.8±1.2) mmol/L和(6.7±1.3) mmol/L;基线(9.8±3.5) mmol/L和(10.4±3.6) mmol/L,老年t=-32.86,P<0.001;中青年t=-70.02,P<0.001];早餐后2 h血糖分别比基线时下降[治疗后(8.9±1.7)和(8.8±1.8) mmol/L;基线(13.9±4.8)和(14.4±4.9) mmol/L,老年 t =-34.14, P <0.001;中青年t=-67.70,P<0.001]。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结论 BI  相似文献   
9.
老年甲状腺疾病谱涉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较,老年甲状腺疾病患者有其自身的病情特点,异质性较大,治疗方案及控制目标需要个体化。应积极开展针对老年甲状腺疾病的研究工作,以更好地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