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9篇
  免费   1028篇
  国内免费   366篇
耳鼻咽喉   756篇
儿科学   108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1381篇
口腔科学   1075篇
临床医学   1034篇
内科学   575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427篇
特种医学   16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483篇
综合类   171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52篇
眼科学   241篇
药学   326篇
  15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74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456篇
  2021年   735篇
  2020年   767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511篇
  2014年   983篇
  2013年   1048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972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n the efficacy of surgical ventricular restoration and direct surgery fo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 or dilated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The procedure includes a non-electrophysiologically guided subtotal endocardiectomy and cryoablation in addition to endoventricular patch plasty of the left ventricl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and mitral valve repair are performed concomitantly as needed. In our experience, this procedure yielded a 90% success rate in terms of freedom from spontaneou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an early mortality rate of 3.8%.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these patients is provided.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例主动脉夹层瘤和1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在CT断层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的各相关参数,与主动脉造影所测量的相同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断层图像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各种长度指标均小于主动脉造影结果;夹层瘤近段主动脉直径及近端瘤颈直径、主动脉中段直径以及左右髂动脉直径均大于主动脉造影结果;三维重建所测量的上述各项参数与主动脉造影结果非常接近,并能清楚显示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和测量最大瘤体直径方面优于主动脉造影。以三维重建测量为标准选择覆膜支架,所有患者均成功封闭瘤体。结论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时应结合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综合分析,覆膜支架的选择应以三维重建测量结果为主。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胃恶性肿瘤患者全胃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每例手术时间为70~180min,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食管空肠吻合处);4例发生吻合口溃疡,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率为3.57%,吻合口溃疡发生率为7.10%。结论全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术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颌面部骨折的价值.方法:对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分别用多平面重建(MPR)法,表面阴影遮盖(SSD)法和容积渲染成像(VR)法进行三维成像,观察3种方法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MPR法能清晰显示全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害情况,但图像缺乏立体感;SSD法图像立体感强,但对细小骨折显示欠佳;VR法对所有骨折能清晰显示,特别是对细小骨折及无移位的骨折显示明显优于SSD法,但其对复杂解剖结构的立体显示则不及SSD.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PR法、SSD法和VR法显示病变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三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55.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中Ⅳ区皮瓣的取舍。方法通过16例实施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术中观察皮瓣的皮色、断面出血颜色,并利用近红外血氧监测仪测定皮瓣各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及美学效果。结果16例中5例Ⅳ皮瓣的肤色正常、断面出血呈鲜红色而非暗红色、组织血氧饱和度不低于Ⅲ区组织血氧饱和度的95%。在接受了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再造乳房均很满意。结论近红外血氧无创检测有助于决定Ⅳ区皮瓣的取舍。有选择地实施保留Ⅳ区皮瓣的单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可用于大面积胸壁缺损或乳腺尾叶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5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实验性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实验性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 SD大鼠 35只,分成 5组.其中 A组 3只,直接将背部筋膜覆盖在硬膜外, B组 5只,采用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两组大鼠自体筋膜硬脑膜移植的愈合过程及细胞因子 bFGF在其中的表达; C组、 D组、 E组各 9只,分别进行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 D组加用外源性 bFGF, E组仅用明胶海绵,通过脑脊液漏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外源性 bFGF对自体筋膜重建硬脑膜愈合过程的影响并用 RT- PCR方法研究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部位 bFGF表达明显; C、 D、 E组大鼠重建硬脑膜抵抗脑脊液漏压力值( mmH2O)分别为 311± 75, 497± 153, 338± 88,Ⅰ型胶原纤维表达值分别为 4.9± 0.8, 10.9± 1.6, 5.3± 0.9, D组均好于对照组( P< 0.05);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的愈合过程中 bFGF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外源性 bFGF处理的大鼠其移植筋膜愈合要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8.
目的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找寻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SolidWorks 2005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 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 mm处,每隔1 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找寻出应力分布较为均匀的实验组.结果 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均有1个象限内的值较大,通过2次统计学分析计算,得出实验结果.结论 当髋臼内壁内移至未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到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的范围内,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应力分布均匀,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内1 mm处.  相似文献   
59.
60.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i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hamstring tendons can regrow after harvesting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 and whether the regenerate tissue can be hist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as tendinous. Eleven of the patients (eight female and three male; mean age, 23 years; range 17–37 years) consen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One year after the ACL reconstruction, surgical biopsy was done. Regeneration of the tendon was detected macroscopically in 9 of the 11 patients. Histologicall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regenerated tendons closely resembled normal on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hamstring tendons can regenerate after harvesting for the ACL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