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以"哮喘从少阳论治"理论为指导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临床疾病疗效、临床中医证候疗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平均每天使用的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以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平均每天使用SABA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EV1及PEF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明显的定喘止咳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对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肺功能FEV1和PEF的改善以及减少每天使用SABA的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2.
探讨《伤寒论》179条作为阳明病篇首条的意义。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成因和来源的阐述,而是阳明病实证的分类。按照阳热的多少,分为"脾约证"、"胃家实"、"胃中燥"三类。  相似文献   
33.
根据抑郁症的特点提出病机新探——“郁伏少阳”假说。本文就该假说的提出、病因病机演变及治疗大法做出论述。“伏郁”为郁邪的内伏状态,可被外感或内伤诱发为“显郁”,具有伏而蛰藏、诱而感发的特点,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伏郁”的形成与郁邪易感性、内伤七情、脏腑功能三者相关。“伏郁”病位在少阳,乃为枢机之要,外可出表、内可入里,遂见抑郁症多种神、形病变之证候,并随脏腑经络的传变显示不同的预后和结局。“伏郁”与“显郁”的转化由正邪斗争强弱决定,受诱发因素和脏腑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提出“透郁少阳”的治则,拟“清郁汤”为基本方。该假说在发病特点、症状特点、病情转归上均与临床相符。  相似文献   
34.
从阳气、经络、脏腑三个方面解释了少阳为枢的本质:少阳是全身阳气出入的关键,控制着阳气的升降出入;少阳经络循行于居中之位,可通达表里,沟通阴阳;少阳与肝、胆、心包、三焦关系密切,为各脏腑功能运转之关键。又从五脏、气、少阳三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的病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可见五脏与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关系密切;正气亏虚或气机失调均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病机;不论是少阳证症状还是阳气的功能,均能体现出少阳与抑郁症病机的关系。最终得出了抑郁症病机与少阳为枢之间关系密切,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疏利少阳法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35.
赵慧  全毅  袁红霞 《河南中医》2020,40(2):167-170
太阳烦证有太阳本经郁热不宣导致的烦证和误汗、误吐、误下、误火攻导致的变证,太阳本经烦证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和五苓散证,太阳病误治导致的变证有误汗、误吐所致栀子豉汤证、误下所致大陷胸汤证、误用火疗和下法所致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误用汗、下所致干姜附子汤证和误用汗、下所致茯苓四逆汤证。阳明烦证有阳明热证、阳明实证和阳明变证,阳明热证为白虎加人参汤证,阳明实证为调胃承气汤证,阳明变证为栀子类方证和大陷胸汤证。少阳烦证有小柴胡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太阴烦证有小建中汤证和甘草干姜汤证。少阴烦证有少阴寒化证和少阴热化证。厥阴烦证有寒极致烦证和热极致烦证。烦证总病机为热扰心神,但热有虚热、实热之分,临证须审证求因,根据不同病因,抓主证、辨病机,灵活审慎论治方可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36.
少阳病成因,不外本经受邪或他经传入两种,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接侵犯少阳而成,或邪从经入腑。少阳病治疗得法,多枢机畅利,表解里和而愈;若失治误治则每致传经,或伤津而入阳明之腑。此外,尚有变生结胸、痞证及气血耗伤见悸而惊者。历代医家之和解少阳剂总以仲景大、小柴胡汤为肇基,师其法而加减化裁,使其疏利三焦气机,透达邪热,配清热药、化痰和胃药、补气药、调和营卫药、泻下药等,配伍方法既不违背少阳病禁下的治疗原则,又符合少阳兼夹阳明热结的客观实际,是治疗少阳兼夹病证与和解方剂配伍方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37.
文章就小柴胡汤在精神疾病临床上的运用做了介绍,文章指出,临床施用时,要慎察症象,紧扣少阳病之主证,则其效甚佳;然切忌因其"和而效佳"而泛用。文章还就小柴胡汤之煎服方法、"去滓再煎"问题,笔者提出了其家传之经验与认识。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柴胡证"以指导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方法:遵照张仲景提出少阳病治疗禁忌是以条文中脉症乃少阳病为前提进行分析。结果:"柴胡证"包括诸多小柴胡汤相关条文中的脉症。结论:张仲景提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由于少阳病具有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涉及的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旨在说明小柴胡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39.
探讨用五运六气思维模式解读少阳病,认为少阳病当以三焦相火为主,太过多发白虎汤证温病,不及阳虚则发大小阳旦汤证,火郁则发大小阴旦汤证。  相似文献   
40.
小柴胡汤,作为六经主方之一、和法的典型代表,其主治病症之多、适用病种之广,似已远远超过一般方剂,加之其配伍之巧妙、功效之奇特,更增添了其临证化裁的用途,然而,有关小柴胡汤的证治与功效,却一直疑惑颇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疑问:(1)其所主的少阳之半,实质何在?(2)少阳病与柴胡证的关系究竟如何?(3)在柴胡证中胆与三焦的地位如何?(4)小柴胡汤和解的实际意义为何?(5)其主治少阳与泛治他病的的统一性何在?(6)如何驾驭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经旨?本着理论指导实践、辨证结合论治的要求,试对这些古今争议较多的问题,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沟通,进而提出了统一证治的若干基本观点,为中医经典证治体系的系统化、规范化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