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0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403篇
耳鼻咽喉   7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56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383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123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2041篇
  3篇
中国医学   1359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建立复方双氢青蒿素片中双氢青蒿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主波长为250nm,基线波长1为271nm,基线波长2为301nm。结果:在6~3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2(n=10),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0.66%。结论: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不经分离,能消除甲氧苄啶和磷酸哌喹的干扰,从而直接测定复方制剂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92.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93.
陈军  陈燕华  刁雨辉  李俐 《中国药房》2003,14(6):362-363
目的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间苯二酚洗剂中间苯二酚的含量。方法 :以水为溶剂 ,在273 5nm和266 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计算差值。结果 :间苯二酚在20 32~60 96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99 59 % ,RSD=0 45% (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 ,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4.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 :了解复方甘草酸苷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SARS患者 (其中37例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方甘草酸苷可改善SARS患者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 ,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组激素最大剂量小于对照组 ,抗体阳性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及住院天数也少于对照组 ;两组抗体的滴度差别不大 ;复方甘草酸苷对患者白细胞、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SARS有一定的疗效 ,而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95.
复方厄贝沙坦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厄贝沙坦片中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含量的HPLC方法。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8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5.0)(40:60),检测波长225nm。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在15~135μg/ml(r=0.9999)和1.2~10.8μg/ml(r=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RSD=0.46%)和100.5%(RSD=0.49%)。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和黄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56例)给予氧疗,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丹参黄芪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黄芪。结果:经过治疗,丹参黄芪组显效率为57.6%,总有效率为98.3%,常规治疗组则显效率为33.9%,总有效率为89.3%(P<0.05)。结论:复方丹参和黄芪联合治疗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血液微循环障碍,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阐述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方法利用分子力场MM 2法计算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优势构象 ,分析MM 2法与X 射线单晶衍射法的异同 ,根据分析结果寻找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果阐明了某些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在1 H NMR谱中异常位移的原因。结论采用MM2法计算alnusdiol的空间构象 ,其C1/C2 C1′/C2′与C1/C6 C1′/C6′的两面角的角度与X 射线单晶衍射的结果基本一致 ,提示用MM 2法计算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空间构象是可行的。在某些二苯醚型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 ,由于醚键的存在 ,使得该类化合物的两个苯环形成的两面角接近于 90° ,碳链上的某些氢可能处于一苯环的正屏蔽区 ,处于苯环正屏蔽区的氢将向高场位移 ,其位移幅度与该氢与苯环中心距离及该氢与苯环中心、苯环平面所形成的二面角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分别与 0 9%氯化钠注射液、10 %葡萄糖注射液和小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种输液配伍时的不溶性微粒及其pH值变化。方法 不同剂量 ( 4、6、8和 10ml)的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分别与 10 0ml上述输液配伍 ,混合液的不溶性微粒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 ,以及其 pH值利用pH/离子计仪测定。 结果 不同剂量复方毛冬青注射液与各输液混合其 4个通道 (≥ 2 5 μm、≥ 10 μm、≥ 5 μm、≥ 2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性增多 (P <0 .0 1) ,且其pH也有明显变化。 结论 复方毛冬青注射液与 3种输液配伍的不溶性微粒不符合中国药典及英国药典的质量标准 ,应引起重视。建议在临床应用时可在其一次性输液器加装有效的终端滤器  相似文献   
99.
建立了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片中格列本脲含量及其均匀度的HPLC法.采用ODS(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pH3.5磷酸二氢铵溶液(53),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4 nm.格列本脲在0.015~0.36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9.3%,RSD 0.61%.均匀度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00.
AIM: To evaluate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methoxyphenamine compound (MC)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rats by measurement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otal and differential white cell counts (WCC) of bronchr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METHODS: Adult rat model of COPD (COPD group) was induced by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s and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 Treatment groups received different dosage of MC (3, 9, and 27 mg daily, MC group) or prednisone (0.25 mg daily, P group) respectively.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interleukin 1beta (IL-113), interleukin-6 (IL-6),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 of BALF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Total and differential WCC were performed after Giemsa staining. RESULTS: The levels of TNF-α, IL-1β, IL-6, TGF-β, total and differential WCC in BALF of MC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that of COPD group (P<0.01),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MC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