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8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203篇
临床医学   1345篇
内科学   410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70篇
综合类   2897篇
预防医学   1324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2071篇
  230篇
中国医学   2637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17篇
  2014年   1032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选择90例肌肉注射后引起局部硬结的住院病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外敷马黄酊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局部热敷。结果显示:马黄酊治疗效果优于热敷疗法。  相似文献   
912.
目的探讨甘石创愈散配合TDP治疗压疮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清创、消毒、甘石创愈散局部外敷配合TDP辐射治疗。对照组(21例)常规外科无菌换药处理创面。结果观察组治愈20例,有效2例,治愈时间平均为8·92±1·35d。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平均为23·53±1·75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石创愈散配合TDP治疗仪用于压疮的治疗和护理,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操作简便,缩短压疮治愈时间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13.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6,(6):1015-1024
Animal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conifrm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cerebral ischemia, but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summarize the transplantation approaches, directional migration, differentiation, replacement, neural circuit reconstruction, angiogenesis, neurotrophic factor secretion, apoptosis, immunomodulation, multiple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We also explore the safet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conclude th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futur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timing and dose for the transplantation are important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914.
参考已发布的政策法规指导意见,通过文献检索现实世界研究相关的专家共识指南,总结国内外现实世界临床研究不同领域的研究现况,归纳不同领域现实世界临床研究证据转化的观点,结合典型案例,为现实世界数据转化为现实世界证据的应用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915.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16.
结肠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肖丽佳  何玲萍  曹娟  李亚洁 《护理研究》2006,20(11):951-953
介绍了结肠透析的原理、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展望。  相似文献   
917.
VersaTREK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升  张红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806-807,809
目的 评价VersaTREK240-4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VersaTREK240-4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930例标本,检出阳性的时间、细菌种类及阳性率进行评估.结果 VersaTREK240-4最短检出时间4 h,最长52 h,12 h以内阳性者为21.9%,24 h以内阳性者为68.3%,48 h以内阳性者90.2%,72 h以内阳性者100%,细菌种类31种,阳性率15.4%.结论 VersaTREK240-4无论从出现阳性的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包括营养条件高的苛养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本室往年手工的结果,而且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18.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淳  刘俊敏 《护理研究》2005,19(9):1881-1882
介绍了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详细阐述了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强调治疗期间要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919.
目的观察前S1抗原(PreS1Ag)作为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2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PreS1Ag和血清HBV标志物(HBV-M),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含量。结果462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304人,阳性率65.8%,显著高于HBeAg阳性率(34%)(P<0.01)。HBsAg、HBeAg、HBcAb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79.1%,HBsAg、HBeAb、HBcAb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44.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高度符合,阳性符合率达80%。结论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有益补充,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20.
微颗粒是由多种细胞在活化、损伤或凋亡过程中产生的直径在0.1~1μm的胞外囊泡,主要形成机制是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及细胞骨架重构。微颗粒不仅含有脂质和膜蛋白,还含有其来源细胞的胞浆成分(蛋白质和核酸),具有来源细胞的功能。微颗粒存在于正常人体内,但在冠状动脉病、抗磷脂综合征、肿瘤、血栓等多种疾病患者中均增多,且不同疾病中增多的微颗粒种类不同。现已有多种方法检测微颗粒的大小、形态、来源及功能,但每种方法都有优势和局限性,可结合多种方法检测分析。微颗粒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