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2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7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7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目的 研究伤寒杆菌的不相容性C群接合性耐药质粒 pRST98对其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标准系列稀释法检测 3株同源染色体伤寒杆菌———含 pRST98的野生型伤寒菌株STpRST98、经SDS人工消除pRST98的突变体菌株ST(R-)及 pRST98重新导入突变体的接合子 pRST98/ST(R-) ,研究它们在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 J774A .1内的存活情况。结果 巨噬细胞吞噬后 6 0min内大多数待检菌被杀死 ,但 pRST98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活菌数明显高于无此质粒的菌株 (P <0 .0 5 )。结论 pRST98能提高其宿主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伤寒菌接合性耐药质粒pRST98 与宿主菌毒力的关系。方法 用伤寒菌同源染色体的含pRST98 野生株、消除pRST98 菌株及pRST98 重新导入消除菌株后,检测它们在人、兔及豚鼠血清中抵抗力的改变。将pRST98 导入不含质粒的鼠伤寒无毒株RIA,比较接合子pRST98/RIA 与含一毒力质粒的鼠伤寒毒株SR- 11 及RIA在体外对Hep- 2 、CHO 和HeLa 细胞的粘附、侵袭能力;经口感染小鼠观察3 种菌在体内播散、繁殖及引起所在脏器的病理改变,并经腹腔感染测定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结果 携带pRST98 的菌株在血清中的抵抗力显著高于无此质粒菌株( P< 0 .05);pRST98 在体外不影响宿主菌对上述3 种细胞的粘附、侵袭力,但能使携带该质粒的pRST98/RIA在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脾和肝脏的活菌数显著增加( P< 0.05) ,并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腹腔注射小鼠LD50 比RIA降低1000 倍(P< 0.01) 。结论 伤寒菌耐药质粒pRST98 具有多效性,不但能编码对药物的抗性,同时还能使宿主菌的毒力增强。  相似文献   
43.
pSV-VEGF165肌内原位注射促进兔缺血后肢侧支血管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探索一种更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兔后肢缺血动脉模型,将体外构建的重组质粒pSV-VEGF165注射于缺血肌群,30d后行动脉造影并切取标本,测定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肌肉数比值。结果 经pSV-VEGF165治疗后,缺血肢体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肌肉数比值显著增加,小腿部位比大腿部位增加明显,动脉造影显示部分缺血肢体侧支动态明显增多。结论 肌肉内原位  相似文献   
44.
福建省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原学特征变迁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病原学特征变迁情况。方法:采用噬菌体分型、质粒谱分析及耐药性测定的方法,对福建省1980~1995年15年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病原学特征进行动态监测。结果:福建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噬菌体流行型别存在明显的变迁与更迭;质粒谱型有逐渐增多且分散趋势;菌株耐药率逐年大幅度上升,耐药谱逐年迅速增宽,多重耐药菌株逐年急剧增多,耐药现象日趋严重。结论:噬菌体分型、质粒谱分析及耐药性测定是监测福建省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原学特征变迁趋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Summary The expression of foreign gene,Schistosoma Japonicum 26 ku antigen (Sj26GST),in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Mycobacterium CM. smegmatis) andEscherichia coli (E. coli) were studied. Th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Sj26GST was amplified by PCR using plasmid pGEX, which could express Sj26GST inE. coli as template. The Sj26GST cDNA was cloned into the downstream of human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hsp) 70 promoter with correct reading frame, and then the DNA fragment containing hsp70 promoter and Sj26GST gene were subcloned together intoE. coli-Mycobacteria shuttle plasmid pBCG-2000 to construct the expression shuttle plasmid pBCG-Sj26. The recombinant BCG andM. smegmatis mc2155, which were electroplated with pBCG-Sj26, could express Sj26GST and the recombinantSchistosoma Japonicum vaccine BCG-Sj26GST was made. The recombinant Sj26GST (rSj26GST) were soluble and could be observed on SDS-PAGE at molecular weight of 26 ku. The content of rSj26GST accounted for 15% and 10% of total bacterial protein in BCG andM. smegmati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 showed the combination of rSj26GST with antibody of GST.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Primary Foundation of China (No. 94-Y-19), Chinese National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No. 339480022) and Chinese Health Foundation (No. 94-1-131).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方法 :对 1 1株耐药结核分支杆菌采用经典的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结果 :1 1株结核分支杆菌均未提取出质粒。结论 :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未提取出结核分支杆菌质粒 ,在此对结核分支杆菌是否具有质粒、质粒类型及耐药性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制备用地高辛标记的神经生长因子高亲和力受体(Trk A)正、反义互补核糖核酸(cRNA)探针的研究。方法 设计Trk A引物,构建pGEM-T Easy-Trk A重组质粒,分别用ApaI和SacI进行酶切得到线性DNA片段,以SP6和T7RNA聚合酶转录合成带有地高辛标记的高比活度的正、反义单链cRNA探针。结果 经斑点杂交证实,该探针敏感性高、特异性强。Trk A-ApaⅠ探针稀释12500倍后的浓度为40ng/μl;Trk A-SacⅠ稀释1:2500倍后的浓度为8ng/μl。结论 成功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Trk A cRNA探针,为毒理学中有关Trk A mRNA在组织、细胞的表达和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9.
mGM-CSF重组质粒的构建、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pc—mGM—CSF重组质粒载体,为mGM—CSF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脾脏中获得目的基因mGM—CSF,克隆于pcDNA3.1/Myc-His(-)(A)质粒上,成为pc-mGM-CSF,用PCR、酶切进行鉴定,然后用脂质体转染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用G418筛选后通过RT—PCR和SDS—PAGE鉴定,将转染SP2/0上清加入NFS-60细胞,检测蛋白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中含有mGM—CSF基因,在SP2/0中有表达,且表达产物能分泌到肿瘤细胞外,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用mGM—CSF依赖株NFS-60细胞检测证明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成功构建含mGM—CSF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