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桂芍等量配伍(1:1),一辛散一酸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解表和里,调和营卫。芍药倍用(1:2),酸甘化阴以滋阴养血。基于桂枝-白芍药对1:1和1:2的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探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乙腈-0.1%乙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毛细管温度350℃,气化温度300℃,考察桂芍配比1:1和1:2及其单味药水煎液,比较1:1和1:2配比成分及含量差异。结果:桂枝中前花靛B2,2-羟基桂皮醛有明显峰,其中2-羟基桂皮醛在桂枝当量的混煎液中基本无峰,前花靛B2含量在1:1配比高于1:2配比;白芍中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芍药苷同分异构体、苯甲酰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有明显的峰,其中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结论:在桂芍药对不同配比中,前花靛B2、1,2,3,6-四-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1配比高于1:2配比,而白芍酮、芍药苷亚硫酸酯、芍药苷同分异构体含量1:2配比高于1:1配比。研究不同配比桂芍药对的成分含量差异,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2.
何首乌肝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何首乌的肝毒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何首乌高剂量组、何首乌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3组,观察不同剂量的生何首乌对大鼠的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未发生显著改变,肝组织亦未能观察到明显病理变化。结论:生何首乌没有明显的肝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93.
白芍总苷(TGP)是由植物芍药植物根中提取的一组糖苷类物质,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多途径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及保肝、止痛等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有一定疗效。本文对近年来将TGP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老年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63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3例),对照组应用基础常规治疗及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600 mg,3次/d,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出血症状改善及起效时间比较。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81.8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在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出血症状及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中3个不同证型患者疗效比较,气虚失摄型、血热妄行型优于阴虚火旺型(P<0.05);4)有8例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出现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腹泻即止。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与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在患者治疗后复查均无异常,无加重甚至减轻原有并发症。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中辨证治疗老年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高外周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短,改善出血症状,不良反应小,尤适用于气血不摄型、血热妄行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5.
Bai Shao (BS, the root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a common Chinese herb in many recipes used to treat viral infection and liver diseases, is recognized for its ability to nourish menstruation, its Yin convergence, and as an antiperspirant. However, the mechanism and components for its antiviral function remain to be elucidated. In this study, an ethanolic extract of BS was further partitioned into aqueous and organic parts (EAex) for in vitro functional study and in vivo efficacy testing. EAex exhibited an IC50 of 0.016 ± 0.005 mg/mL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A/WSN/33 (H1N1), with broad-spectrum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different strains of human influenza A viruses, including clinical oseltamivir-resistant isolates and an H1N1pdm strain. The synthesis of both viral RNA and protein was profoundly inhibited when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EAex. A time-of-addition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EAex exerted its antiviral activity at various stages of the virus replication cycle. We addressed its antiviral activity at virus entry and demonstrated that EAex inhibits viral hemagglutination and viral binding to and penetration into host cells. In vivo animal testing showed that 200 mg/kg/d of EAex offered significant protection against viral infection. We conclude that BS possesses antiviral activity and has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s an anti-influenza agent.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白芍总甙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甙。连续治疗3个月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C3、IgG、24 h-UTP及SLEDAI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实验室疗效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或P<0.01);2组治疗后SLEDAI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芍总甙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白芍总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贾敏  张寒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5):357-359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成骨及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取1d龄SD大鼠颅骨及5d龄SD大鼠四肢股骨、胫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及TGP50,5,0.5,0.05和0.005g.L-1组,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力,金氏法测定成骨细胞培养上清中碱性磷酸酶(AKP)含量。结果 TGP50g.L-1对成骨细胞的存活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AKP活性影响不明显;TGP5和0.5g.L-1对成骨细胞的存活能力有明显增强作用,使AKP活性明显增强;TGP0.05g.L-1对成骨细胞的存活能力影响不明显,但能明显增强AKP活性;TGP5和0.5g.L-1对破骨细胞存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白芍总苷可促进成骨细胞存活、增强成骨细胞的AKP活性,过高浓度时则可抑制成骨细胞存活,但对其活性影响不明显;TGP还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存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不同软化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周宁  张振凌  石方方 《光明中医》2012,27(4):826-827
目的探讨不同软化方法对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优选白芍的最佳加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白芍原药材及经过蒸、煮、润三种软化方法炮制的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结果蒸、煮、润三种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饮片芍药苷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润〉蒸〉煮。结论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浸润法为最佳白芍的软化方法。  相似文献   
99.
赤芍急性毒性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秋云  张锦铭  李丹 《海峡药学》2008,20(10):40-41
目的 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批次赤芍开展调研,探讨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模拟临床赤芍的用量用法,将赤芍予小白鼠灌胃给药,并设置相应的对照组,观察给药后动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观察的120只样品组小白鼠中,5只小白鼠出现死亡,另有95只出现毛松,肌软,活动减少,呼吸减慢等不良反应.结论 该批次赤芍确实有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温里药配伍对活血药赤芍效应成分芍药苷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活血温里复方的药物配伍机理。方法 将温里药胡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后灌胃小鼠,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各复方在小鼠血浆中芍药苷血药浓度,以单用赤芍为对照,计算各配伍复方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芍药苷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温里药胡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后,芍药苷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37.22%、123.62%、108.39%、226.02%和116.73%。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峰浓度(Cmax)、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存在差异(P〈0.05),而达峰时间(tmax)无差异(P〉0.05)。结论 温里药胡椒、肉桂、小茴香、吴茱萸、花椒分别与活血药赤芍配伍,能提高赤芍主要效应成分芍药苷的生物利用度,从复方效应成分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揭示了活血温里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