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通过查阅古籍,从不同时代的命名依据以及炮制方法的角度,比对古今关于赤芍、白芍的区分方法,进而考证《伤寒杂病论》中所用芍药的类别。在《本草经集注》成书之前的中医古籍中未有赤芍、白芍之分,至清代主要根据植物的根、皮、花的颜色区分,现代中药学主要根据是否去皮来区分。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无去皮要求的芍药应为现代的赤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服用来氟米特片和白芍总苷胶囊)和对照组(只服用来氟米特片)。以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BASDAI、VAS评分及血沉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BASDAI和血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试验组BASDAI、VAS评分及血沉均低于相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白芍总苷较单用来氟米特可更好地控制AS活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联合来氟米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甲氨蝶呤(MTX)组、MTX+白芍总苷(TGP)组、MTX+来氟米特(LEF)组、MTX+TGP+LEF组,每组20例,其中MTX组做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记录患者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摄双手正位片;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各组治疗后第12周疗效比较:MTX+TGP+LEF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升高的IL-1β、IL-6、TNF-α水平。MTX+TGP+LEF组达到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有效的患者比例(75%)明显优于MTX+LEF组(68%)、MTX+TGP组(63%)、MTX组(63%)。结论①联合应用TGP和LEF治疗活动期RA,近期疗效显著优于LEF、MTX组。②通过下调RA患者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TNF-α水平可增强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4.
朱江  孙伟 《实用全科医学》2011,9(5):726-727
目的探讨运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白芍总苷治疗中重度G raves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3例G raves眼病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B组21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白芍总苷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效判断采用Given-wilson积分指数系统和美国甲状腺疾病协会分级标准。结果 3个月后,A组22例中15例(68.1%)好转,5例(22.7%)无变化;B组21例中20例(95.2%)好转,1例(4.8%)无变化;B组的好转率高于A组。各组治疗后眼病分值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下降幅度以B组较明显。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白芍总苷联合治疗G raves眼病,其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且不良反应较少,激素剂量小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0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和小剂量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口服小剂量雷公藤多甙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查2组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4.4%,对照组有效率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小剂量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赤芍煎剂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因子kappaB (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AP模型24 h组(B组)、AP模型72 h组(C组)、24 h赤芍煎剂组(D组)、72 h赤芍煎剂组(E组),每组8只.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诱发急性胰腺炎,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B、C组)、赤芍煎剂(D、E组)灌胃,于造模后24、72 h点处死各组大鼠.采血检测血清淀粉酶、TNF-α、IL-6;取胰腺组织分为2份:HE染色行光镜检查、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D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均升高[分别为(3569±516) U/L、(2502±385) U/L,P<0.05].但D组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C、E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降低,接近A组[分别为(1279±142) U/L、(1421±203) U/L,P>o.05].D组与B组比较、E组与C组比较,病理改变和病理学评分均减轻.血清TNF-α、IL-6的水平:D组为(12.54±2.12) pg/ml、(552.88±81.27)pg/ml,明显低于B组(20.53±4.16) pg/ml、(1255.75±l18.82)pg/ml;E组为(11.01±2.02) pg/ml、(582.87±88.86) pg/ml,明显低于C组(23.85±5.59) pg/ml、(1366.33±163.16) pg/m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组的NF-κB p65/β-actin比值(0.07±0.055)低于B组(0.71±0.029),E组(0.15±0.038)低于C组(0.65±0.026).结论 赤芍煎剂对AP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在整体水平上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7.
白芍总苷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4例,口服白芍总苷及柳氮磺胺吡啶,连用6个月;对照组27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6个月.观察脊柱晨僵时间、疼痛程度、血沉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6个月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脏损伤明显下降.结论:白芍总苷和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白芍总苷加胸腺肽、羟氯喹)和对照组(胸腺肽、羟氯喹),观察治疗3个月后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两组均可以使IgG、IgA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gG在治疗后3个月,IgA在治疗后2个月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并能降低类风湿因子滴度。结论白芍总苷能改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祛风止痛贴膏的质量标准,建立祛风止痛贴膏中当归、赤芍、马钱子和麻黄4种组方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基于样品与标准品对照,研究了祛风止痛贴膏中成分的提取方法、展开剂、显色剂、观察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对祛风止痛贴膏中当归、赤芍、马钱子和麻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4种组方药材的薄层色谱图中,对照品、对照药材和供试品在相同位置处有相同颜色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结果可靠,可作为祛风止痛贴膏中当归、赤芍、马钱子和麻黄的定性鉴别方法,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浅析如何比较不同炮制品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通过不同炮制方法得到的芍药苷含量及药理作用的比较,推测影响炮制品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因素。结果: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影响比较大。结论:制定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并科学地阐述其炮制机理,对于白芍的质量控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