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5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371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1322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460篇
内科学   114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695篇
特种医学   4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42篇
综合类   151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187篇
药学   800篇
  2篇
中国医学   273篇
肿瘤学   6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2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衰老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年轻常氧组、老年常氧组、年轻缺氧组、老年缺氧组,应用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同年轻组比较,老年组PASMCs的生长曲线明显抬高,3H-TdR掺入明显增加,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总蛋白量减少,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加;同常氧组比较,缺氧组PASMCs的生长曲线明显抬高,3H-TdR掺入先受抑制,后明显增加,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总蛋白量减少,PCNA增加。结论衰老和缺氧部能直接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衰老的平滑肌细胞受缺氧刺激增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大鼠缺氧叠加静注FeCl3 致肺动脉高压模型肺动脉内皮细胞的病理变化。方法 :常规病理组织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多功能显微镜观察肺动脉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 :缺氧叠加静注FeCl3 2周、4周时肺动脉平滑肌肥厚 ,肺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 ,血小板聚集 ,微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剥脱 ,内膜下组织暴露 ,内膜下及弹力纤维变形 ,内皮细胞成片脱落为循环内皮细胞。结论 :缺氧叠加静注FeCl3 引起的肺动脉内皮细胞脱落 ,内膜下组织暴露 ,微血栓形成和平滑肌肥厚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与缺氧相关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否参与去势后前列腺萎缩过程.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3组,其中A组(n=8)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n=8)为去势组,C组(n=8)为雄激素替代组(去势后肌注十一酸睾酮50mg/kg);术后3天处死,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与HIF-1α在去势前后前列腺表达变化.结果去势后大鼠前列腺的体积萎缩变小;雄激素替代组出现前列腺增生变大;对照组正常的大鼠前列腺有HIF-1 α mRNA低水平表达,去势组HIF-1α mRNA表达量增加,雄激素替代组HIF-1αmRNA表达量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去势组的HIF-1α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雄激素替代组的HIF-1αmRNA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前列腺组织的缺氧参与去势后大鼠前列腺的早期萎缩过程.  相似文献   
44.
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测定急性重复性缺氧小鼠脑组织中DOPA、DA、NE和Ep等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A组)比较,缺氧1次的实验对照组(B组)及急性重复缺氧4次实验组(C组),随缺氧次数增加,小鼠脑组织中的DA含量显着上升(P<0.01),NE、DOP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A组与急性重复4次缺氧后饲养2d的实验对照组(D组)小鼠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含量接近,没有统计学意义(P=23.77).结果提示脑组织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可能参与急性重复缺氧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的形成,而且是一个可逆的快反应。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SD大鼠肺中的分布,缺氧对肺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内CGRP含餐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GRP的神经纤维分布在肺血管平滑肌层中及其周围、气管-支气管树的粘膜下层;含CGRP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位于气管一支气管树的上皮层、粘液腺中和肺实质内。缺氧不引起火鼠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数目改变,但可使这些细胞内的CGRP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6.
合成了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1478和1481)。它们的合成是由间-氯苯酚或3-羟基-4-氯苯酚与对-硝基苯乙酰氯反应,制得取代的脱氧安息香。它们与原甲酸乙酯环合得到取代的-4′-硝基异黄酮,再将化合物中的硝基用锌粉还原成氨基,再经重氮化和水解,得到取代的-4′-羟基异黄酮。它们经Mannich反应,最后制得7-氯和6-氯-7-甲氧基-3′-(N,N-二乙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它们耐氧作用不如已合成的7-甲氧基-3′-(N,N-二烷胺甲基)-4′-羟基异黄酮。  相似文献   
47.
为提高高原劳动能力,我们研制了含有多种糖、维生素、氨基酸和无机盐的高能合剂。在小白鼠减压缺氧(模拟海拔高度10000m)游泳实验中,高能合剂组和对照组的存活时间分别为:72.3±1.3min和58.8±1.2min(P相似文献   
48.
人参银杏合剂对模拟海拔8000米低氧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参银杏合剂对模拟海拔 80 0 0米低氧大鼠脑组织及血液内丙二酰二甲醛 (MDA)、乳酸含量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用成年 SD大白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 (NC组 ) ,急性低氧组 (AH组 ) ,人参银杏合剂加低氧组 (GH组 ) ;分别测定各组的脑含水量、脑组织和血液 MDA和乳酸的含量。结果 :(1)与 NC组相比 ,AH组的脑含水量明显增高 (P<0 .0 1) ,GH组脑含水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5 )。(2 ) AH组脑组织匀浆和血液 MDA含量明显高于 NC组 (P<0 .0 1) ,GH组的 MDA含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1)。 (3) AH组脑组织匀浆和血液乳酸含量明显高于 NC组 (P<0 .0 1) ,GH组的乳酸含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人参银杏合剂对高原缺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理与其抗氧自由基、与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急性低氧对家兔微血管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两组家兔分别人工吸入 12 .5 %(Ⅰ组 )和 8.5 %氦氧混合气体 (Ⅱ组 ) ,模拟 40 0 0m和 65 0 0m高原急性低氧。急性低氧时间分别为 5min、10min、15min、2 0min ,于急性低氧前后观察微血管和QTc与JTc间期变化。结果 两组血流速度减慢 ,微血管口径变大。Ⅰ组QTc和JTc间期有延长 ;Ⅱ组QTc间期有延长 ,而JTc间期有缩短或不变。结论 急性低氧可使微血管血流速度减慢 ,口径变大 ,心肌去、复极化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0.
Aims We quantified the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of nocturnal hypoglycaemia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1 diabete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CSII) or multiple‐injection therapy (MIT) using a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glucose sensor. Methods A microdialysis sensor was worn at home by 24 patients on CSII (mean HbA1c 7.8 ± 0.9%) and 33 patients on MIT (HbA1c 8.7 ± 1.3%) for 48 h.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of nocturnal hypoglycaemia were assessed and using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bA1c, diabetes duration, treatment type (CSII vs. MIT), fasting and bedtime blood glucose values, total daily insulin dose and mean nocturnal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nd hypoglycaemia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Nocturnal hypoglycaemia ≤ 3.9 mmol/l occurred in 33.3% of both the CSII‐ (8/24) and MIT‐treated patients (11/33). Mean (± sd ; median, interquartile range) duration of hypoglycaemia ≤ 3.9 mmol/l was 78 (± 76; 57, 23–120) min per night for the CSII‐ and 98 (± 80; 81, 32–158) min per night for the MIT‐treated group.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edtime glucose value had the strongest association with the occurrence (P = 0.026) and duration (P = 0.032) of nocturnal hypoglycaemia. Conclusions Microdialysis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has enabled more precise quantification of nocturnal hypoglycaemia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Occurrence and duration of nocturnal hypoglycaemia we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bedtime glucose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