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1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423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613篇
内科学   418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853篇
预防医学   954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969篇
  28篇
中国医学   506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长春花抗癌成分长春新碱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卢懿  侯世祥  陈彤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06-1009
长春新碱是从抗癌中药长春花叶中提出的二聚吲哚类生物碱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何杰金及非何杰金淋巴瘤有确切疗效 ,但由于具有较大的神经系统毒性和局部刺激性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在简述其理化、药理、药动学特性基础上 ,综述了为解决长春新碱副作用 ,临床上主要采用联合用药方式的研究进展 ,及制剂学上 ,采用与抗体结合、脂质体包裹以及控释膜等制剂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林文翰  付宏征  李军  程刚 《中国药学》2003,12(3):117-122
目的 从巴西巴豆属药用植物的一新变种复制Muel的叶中分离生物碱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和纯化,波谱分析与已知化合物的波谱和理化性质比较得以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其中4个为新生物碱,命名为hemiargineA(1),B(5),C(6)和D(7);8个已知生物碱为isocorydine(2),corydine(3),norcorydine(4),salutaridine(8),glaucine(9),tetrahydropalmatrubine(10),xylopinoine(11)和norlaudanosine(12)。结论 获得4种新化合物,除生物碱(8),其余生物碱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73.
中药复方活性筛选形式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药物发现是新药研究的重要过程,其中药物活性筛选是决定新药研究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复方活性筛选的8种形式,并按历史进程将筛选技术分为传统筛选技术与现代筛选技术,简述了临床前活性药物优化技术、候选药选择技术、分离技术、分子设计、分子水平筛选、生物芯片技术、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相互作用分析技术(BIA)、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结合、中药复方多层区组筛选模式(MBAS模式)等现代筛选技术的特征,并探讨药物发现策略的改变和新技术应用对于中药复方活性筛选研究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代谢物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刘昌孝 《中草药》2004,35(6):601-605
代谢物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代谢物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代谢物组学是新药研究开发的必要一部分,其应用涵盖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因此,在模型识别和确证、药物筛选、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同样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山茱萸的研究近况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动学研究和药理作用以及山茱萸的研究与开发进行综述。山茱萸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生理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是目前重点研究开发的中药之一,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76.
王肇炎 《癌症进展》2003,1(4):191-196
本文对化疗在大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述。近年来治疗晚期与转移性大肠癌的策略有了明显的进展,新药新方法不断涌现,全身化疗能提高晚期大肠癌的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已成为高危复发患者的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具体实施综合治疗中如何按照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潜在的预后亚群、效益-成本比、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实施个体化,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7.
新药研究开发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付丽红  徐建国  尚靖 《中国药房》2004,15(5):267-268
目的 :促进我国新药研究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 :对与新药研究开发有关的几个问题分别加以讨论。结果与结论 :新药研究开发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仿创并举 ,尽快走向以创为主。  相似文献   
78.
高通量筛选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高通量筛选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 ,强调了基因组研究成果和发展新型筛选模型的密切关系 ,并对国内新药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9.
关白附新工艺最佳技术参数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关白附不同炮制品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关附甲素及有毒成分次乌头碱含量测定,急性毒性实验,结合药典对关白附炮制品的法定标准要求(饮片表面特征、断面色泽、气味)及饮片收得率等指标考查,确定关白附新工艺技术参数为清蒸4小时为佳。  相似文献   
80.
选题和科研设计是新药研究的两个关键环节,中药新药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多维、多重的复杂体系,因此,选题和科研设计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中药及健康相关产品的市场因素, 提出中药新药的选题原则和思路;根据中药研究所涉及的基原、药材采集、加工、炮制、组方、制剂、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等环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以及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中药新药科研设计和试验实施的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