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0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目的 考察2种处方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75±5)%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条件下放置时长对溶出速率的影响,为药物溶出曲线检测异常数据的调查提供参考。方法 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处方1和处方2的样品装入密闭的样品盒中,置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模拟的75%RH的环境中放置1,2,3 h后检测溶出曲线和水分,并与未经吸湿样品的溶出曲线进行非模型依赖相似因子比较。结果 处方1的样品在(75±5)%RH下放置2 h后即与0 h不相似,而处方2的样品放置4 h后仍然相似。处方1制剂在3 h内水分增长比处方2制剂快,并且在5 h内持续增长,而处方2制剂在2 h后水分增长即变缓。结论 处方1中的崩解剂比处方2多了交联聚维酮,含有交联聚维酮的处方对环境的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对于此类制剂不管是在保存还是检测都应该考虑环境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按照析因试验设计,以沿面放电臭氧消毒器进行臭氧对空气中细菌芽胞杀灭效果受温、湿度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温度或相对湿度升高,臭氧对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杀灭效果均明显增强,尤以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大。温度与相对湿度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3.
网棚全覆盖遮阳栽培对当归抽薹及环境温湿因子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网棚覆盖遮阳栽培对当归生长、早期抽薹率及环境温湿因子的效应。 方法: 试验设4处理1水平,随机排列,4次重复。每小区大苗、中、小苗分别栽植。 结果: 遮阳栽培使当归前期株高提高13.1~23.1 cm,麻口病株率降低17.5%~33.19%,单根鲜重增加26.49~37.35 g,增产1 791~2 445 kg/hm2,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提高7.08%~10.02%。当归中苗遮阳75%和50%,早抽薹率分别降低5%和5.5%。示范表明,遮阳50%使8:00时月均气温降低0.8~1.5 ℃,14:00时月均气温降低1.4~1.7 ℃;8:00时旬均气温降低0~3.1 ℃,14:00时旬均气温降低1.0~2.0 ℃;使14:00时月均地温降低2.1~3.8 ℃,旬均地温降低1.4~5.4 ℃;使旬均空气湿度提高1%~7%,使小雨后3 d时土壤含水量提高1.8%~3.7%。 结论: 遮阳栽培能有效促进当归前期生长,改善品质,抑制中苗早抽薹,降低气温和地温,提高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当归产量,降低麻口病株率。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研制一套以固态胺作为吸附剂的CO_2和湿度吸附去除装置,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器中CO_2和湿度的综合控制。方法通过监测舱内CO_2浓度变化、反应装置吸附、解吸前后重量变化、反应装置进出口温度变化,考察不同试验条件下装置吸附、解吸CO_2和水的性能,以及影响装置吸附性能的因素。结果该装置能够同时去除舱内的CO_2和水蒸气,温度对装置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降低入口气流以及反应装置内部的温度有利于CO_2的吸附,水的存在影响固态胺材料对CO_2的吸附。结论后续装置优化改进的方向为吸附时及时将热量导出,解吸时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省能耗。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高温高湿环境下抗洪救灾武警官兵的发病规律,为今后在类似抢险任务时科学配置卫勤保障人员和医疗资源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参加抗洪救灾武警官兵的就诊资料,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计1796人次就诊,1745例有效病历资料,1921例单病种;皮肤科(709例)、外科(616例)、内科(274例)就诊人次最多;皮肤科单病种中湿疹(142例)、皮炎(94例)、毛囊炎(80例)、足癣(79例)例数较多,外科单病种中关节损伤(238例)和肌肉软组织损伤(242例)最多,内科单病种中上呼吸道感染(117例)、肠(胃)炎(39例)、胃-食管炎(22例)例数相对较多;救灾初期皮肤病较多,5 d总例数占50%以上(57.53%),随着任务进展,皮肤病比例逐渐减少,外科训练伤就诊比例逐渐增多,在救灾末期达到最多(49.69%),内科疾病在整个任务期间比例大致持平(10%~18%)。结论 分析抗洪救灾武警官兵的疾病谱及发病规律,对今后在类似灾害卫勤保障时合理抽组人员及配置医疗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冬季室内微小气候和照度对封闭建筑物内办公室人员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1997年和1998年冬季,在竣工10年以内的27幢办公楼中进行室温、相对湿度和照度的测定,并据此分层。将27幢办公楼及楼内的814名办公室人员相应分成3组,分别作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对结果进行趋势分析。结果随着室温和相对湿度的下降,多项神经行为功能测试指标有朝不良方向变化的趋势;随着照度的下降,多项神经行为功能测试指标有朝良好方向变化的趋势,但平均年龄也有明显下降趋势。在室温13~20℃和相对湿度33%~82%范围内,测定数值较低,办公室人群中神经行为功能的表现较差;在照度95~1800lx范围内,测定数值较低,表现则较好。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率的变化趋势比较,发现以室温分组时,与神经行为功能表现的变化趋势相反;而以另两个因素分组时,变化趋势则一致。结论两个室内微小气候因素对人群的神经行为功能表现有较为肯定的影响。而照度与神经行为功能表现的关系,由于表现向好趋势与年龄下降趋势一致,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在空调列车温、湿度条件下实施医疗活动所产生的已被污染敷料消毒处理的效果。方法取自烧伤手术敷料,分为5份,均用无菌容器盛装,一份不消毒,其他分别采用二氧化氯、二氯异氰脲酸钠、戊二醛、二溴海因4种消毒剂进行处理,0、2、5、10、17、24、36、48 h敷料取样培养,同时进行储物容器、环境空气培养;对培养的细菌进行计数,并鉴定细菌种类。结果未消毒敷料10 h菌落数量>108个/皿,储物容器48 h菌落数达到>108个/皿,使用消毒剂处理的4份敷料,处理前均有细菌生长,消毒处理后至48 h均无细菌生长,储物容器也无细菌生长;敷料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粪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麦氏棒状杆菌,储物容器培养出恶臭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麦氏棒状杆菌,空气培养出头状葡萄球菌、克氏库克菌、玫瑰色库克菌。结论空调列车温、湿度条件下,感染性敷料细菌繁殖快,4种消毒剂及使用的浓度均能达到良好的初步消毒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0.
中药房中药材变色的几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材的颜色及色泽是鉴别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药材保管或者加工行业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药房药材异常变色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以达到保护药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