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1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235篇
临床医学   474篇
内科学   403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88篇
综合类   672篇
预防医学   910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016篇
  11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究Most Care/PRAM系统监测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预后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安贞医院89例OPCABG患者,其中男53例、女36例,年龄(60.50±8.40)岁。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按是否发生心肌梗死、低心排血量等严重循环不良事件,分为平稳组和严重循环不良事件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手术全程监测完整血流动力学数据患者65例,开胸前和关胸后被动抬高试验的每搏量(SV)升高均值分别为23.00%±3.20%和29.40%±3.70%。麻醉、开胸、应用肝素时、搭桥中、应用鱼精蛋白时、关胸和术毕7个时间段,SV明显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持续显著增加,最大压力梯度(d P/d T)和心脏循环效率(CCE)在麻醉后明显下降,搭桥时下降到最低,其后逐渐升高;每搏量变异率(SVV)和脉压变异率(PPV)在麻醉后下降,开胸后一直升高。89例患者发生严重循环不良事件共9例,其中4例死亡。严重循环不良事件组术中基础SVRI、SVV和PPV均显著高于平稳组(P<0.05),CCE、d P/d T和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基础SVRI、CCE、d P/d T、SVV、PPV和SV均值与预后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OPCABG术中易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因此,OPCABG术中宜应用Most Care/PRAM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及时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对2013—2018年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及2018年各地级市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为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及各地级市合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Malmquist模型测算2013—2018年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利用CRS-CCR和VRS-BCC模型评估各地级市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结果 2013—2018年,广东省基层医疗机构Malmquist指数为0.963,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1,技术进步为0.963。横向对比2018年广东省各地市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发现,地域间差异大,多数城市的乡镇卫生院投入足够,但医疗服务量不足。 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医疗水平;根据各地市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增加基层的诊疗服务量,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省直医院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省直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0家省直医院,综合使用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对“十三五”期间省直医院运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十四五”期间的提升策略。结果 样本医院床医比由2015年的1[DK]∶0.86降低至2019年的1[DK]∶1.13;样本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与年出院人次数的比值由2015年的13.0下降至2019年的10.92;2015—2018年样本医院运营效率呈良好态势,2018—2019年运营效率下滑(M=0.993);技术效率降低是样本医院运营效率下滑的主要因素;2018—2019年专科医院运营效率下降(M=0.937);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对样本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β=3.80,P<0.05)。结论 省直医院应从重点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方面提升运营效率,尤其是专科医院应加快引进高学历、高水平医疗人才,改善技术效率,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4.
阳雅雯  江涛  杨翠 《现代预防医学》2021,(22):4219-4224
目的 运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指标作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结合病床运行效率综合评价单位病床利用效能,为医院床位合理配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运行数据及DRG数据为基础,以病床周转次数及病床占用率绘制科室病床运行效率散点图;以单床年DRG权重为产出指标,结合科室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值绘制病床产出效能散点图; 结合运行效率及产出效率综合评价科室病床利用效能并将其分为A、B、C、D、E五类。分别利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及病床产出效率指标95%CI计算各科室病床数的合理区间。结果 39个临床科室中,病床利用效能综合评价为A类有5个科室、B类科室14个、C类科室3个、D类科室10个、E类科室7 个。 有6个科室实际开放床位较为合理,病床工作效率与病床产出效率判定结果均为合适,14个科室的判定结果均为偏多,5个科室的判定结果均为偏少,余14个科室的床位配置判定结果发生了变化。 结论 结合DRG指标与传统运行效率指标对医院科室床位利用效能进行综合评价兼顾了效率和质量,其结果更为全面、客观;可为医院调整内部结构,优化床位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的颗粒过滤效率(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PFE)、细菌过滤效率(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BFE)及病毒过滤效率(viral filtration efficiency,VFE)进行评价。方法:参照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对不同品牌医用外科口罩在不同生物气溶胶平均颗粒直径(mean particle size,MPS)、不同流量条件下进行PFE、BFE和VFE测试,并分析医用外科口罩PFE和BFE的相关性、BFE和VFE的差异以及实际佩戴+热水浸泡处理后PFE和BFE的变化。参照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YY/T 1497-2016《医用防护口罩材料病毒过滤效率评价测试方法 Phi-X174噬菌体测试方法》对3种防护口罩进行PFE和VFE检测。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用外科口罩对MPS约为3 μm的气溶胶的BFE高于MPS约为2 μm的BFE;流量越高,PFE越低;对PFE较低的医用外科口罩,BFE与PFE呈现一定相关性(MPS约为2 μm 时R2=0.671 8,MPS约为3 μm 时R2=0.776 5);医用外科口罩的VFE略低于BFE;3种防护口罩的VFE>99.98%;医用外科口罩佩戴8 h后经65 ℃热水浸泡处理30 min,细菌和真菌总数降低至0~60 cfu/g;新医用外科口罩经3次热水浸泡处理后,其PFE基本未发生变化,但佩戴过的口罩经过热水浸泡处理后,PFE和BFE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该研究可为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的科学使用和相应标准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6.
教育评价、教育目标、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三大因素。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应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高效”是素质教育的“特质” ,实现“高效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径。素质教育的“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 ,其投入包括时间、物力、人力、脑力等投入 ,其“产出”也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替硝唑软膏对102例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9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替硝唑软膏阴道给药)和对照组(96例口服替硝唑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8.0%、93.3%;线索细胞阴转率为71.5%、44.8%,平均缓解日:4天、6天;平均治疗日:7天、10天。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替硝唑软膏对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8.
Mixed micelles have numerous advantages while requiring little to no effort in prepar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produce mixed micelle nanostructures from a linear triblock copolymer and a hyperbranched random copolymer, and is able to be loaded with the weakly water-soluble drugs curcumin and indomethacin. Different preparation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produce mixed micelles comprised of Pluronic F127 block copolymer, and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co-lauryl methacrylate], H-[P(OEGMA-co-LMA)], copolymer. Few studies have dabbled in these types of coassemblies, which provides insight into how structural differences of each copolymer can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micelles. To determine the properties of the emerging nanostructures in aqueous environments, including their size, homogeneity, and surface charge,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techniques are used, such as light scattering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polymers combine, and spontaneously self-assemble into mixed micelle-like nanostructures in aqueous environments, whereas both systems of neat and drug-loaded nanostructures exhibit desirable properties such as small average micelle hydrodynamic radii and low size polydispersity indices. The nanostructures that result from the effective encapsulation of curcumin exhibit outstanding stability over 169 days. The fluorescent qualities of curcumin persist after encapsulation, making the novel nanostructures excellent candidates for bioimag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9.
Even though entirely digitized microscopic tissue sections (whole slide images, WSI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histopathology diagnostics, little data is still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of this technique on pathologists' reading tim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time required to perform the microscopic assessment by pathologists between a conventional workflow (a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digitized WSIs. WSI was used in primary diagnostics at the Laboratory for Pathology Eastern Netherlands for several years (LabPON, Hengelo, The Netherlands). Cases were read either in a traditional workflow, with the pathologist recording the time required for diagnostics and reporting, or entirely digitally. Reading times were extracted from image management system log files, and the digitized workflow was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The digital workflow saved time in the majority of case categories, with prostate biopsies saving the most (68% time gain). Taking into account case distribution, the digital workflow produced an average gain of 12.3%. Using WSI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microscopy significantly reduces pathologists' reading times. Pathologists must work in a fully integrated environment to fully reap the benefits of a digital workflow.  相似文献   
50.
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加重、医疗保障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个人负担比例增加和卫生保健等筹资的“供方投入”模式的不合理性以及贫困人口较差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贫困人口的主要健康问题、“需方投入”模式对供方的激励作用的基础上,认为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不仅符合公平原则,而且符合效率原则。医疗救助计划应该成为我国目前正在步步深入的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分别以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