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14篇
  免费   7167篇
  国内免费   2504篇
耳鼻咽喉   227篇
儿科学   775篇
妇产科学   350篇
基础医学   3702篇
口腔科学   723篇
临床医学   6494篇
内科学   8879篇
皮肤病学   1447篇
神经病学   2991篇
特种医学   9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216篇
综合类   9290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4673篇
眼科学   1696篇
药学   30227篇
  29篇
中国医学   3088篇
肿瘤学   4132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1087篇
  2022年   1415篇
  2021年   2518篇
  2020年   2569篇
  2019年   2572篇
  2018年   2588篇
  2017年   2879篇
  2016年   2733篇
  2015年   2784篇
  2014年   4712篇
  2013年   7591篇
  2012年   4802篇
  2011年   4941篇
  2010年   3991篇
  2009年   3552篇
  2008年   3441篇
  2007年   3436篇
  2006年   3062篇
  2005年   2738篇
  2004年   2358篇
  2003年   2104篇
  2002年   1619篇
  2001年   1564篇
  2000年   1199篇
  1999年   1050篇
  1998年   939篇
  1997年   854篇
  1996年   705篇
  1995年   655篇
  1994年   565篇
  1993年   498篇
  1992年   542篇
  1991年   449篇
  1990年   373篇
  1989年   319篇
  1988年   316篇
  1987年   301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307篇
  1984年   265篇
  1983年   186篇
  1982年   171篇
  1981年   146篇
  1980年   103篇
  1979年   98篇
  1978年   101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61篇
  1975年   6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维生素E 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 , VES)对多药耐药白血病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Wright Giemsa染色、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凋亡;FCM测定细胞Fas、Bcl-2 和p5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ES可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的生长及增殖,P= 0 .004。光镜下可见K562/ADM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DNA梯形条带。FCM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1 期阻滞,亚G1 期细胞比例增高,P=0 .005;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 002;Bcl -2蛋白表达下调,P=0. 000;p5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VES可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Fas表达和下调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大剂量他莫昔芬(tamoxifen,TAM)逆转晚期结肠癌经氟尿嘧啶草酸铂化疗方案产生的耐药性的作用。方法:挑选外周血淋巴细胞Pgp表达阳性并接受多次化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5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1例)应用大剂量TAM(100mg,2次/d,5d)逆转耐药治疗后,行氟尿嘧啶+草酸铂方案化疗;B组(28例)仅完成上述化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25.8%(8/31),均为PR,无CR,生存时间9~82周,中位生存期为10.31个月,1年生存率为32.3%(10/31);B组有效率为0(0/28),生存时间7~63周,中位生存期为5.67个月,1年生存率为10.7%(3/28)。A组Pgp转阴率为32.3%(10/31),B组为0(0/28)。A组的总有效率及Pgp转阴率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67,P2=0.0043。两组的毒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TAM对Pgp阳性的结肠癌多药耐药性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临床应用可提高这部分患者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3.
金梅  毛静怡 《天津药学》2005,17(4):42-43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抗菌药使用情况,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本院儿科住院患者病历142份,统计每种抗菌药的应用例数,应用天数。药品总消耗量,并按例数排序,统计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本院儿科抗菌药使用率98.50%,其中联用两种药者54例,联用3种药者5例,共涉及6类15种抗菌药。结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较高,新型抗菌药应用广泛,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肌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8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统计其检测结果及药敏结果。结果:病原菌总检出率为75.4%,革兰阴性菌占60.8%.革兰阳性菌占28.9%,真菌占10.3%,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增加。合理、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对降低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5.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22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陈吉生 《中国药房》2005,16(1):55-57
目的 :探讨发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医药卫生期刊1998年~2003年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个案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微生物药物、中草药、生物制品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居前3位 ;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 ,占61 30% ;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比例极大 ,占78 73%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严格用药指征 ,观察用药后反应 ,方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6.
我院50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小勤  叶翠英 《中国药房》2005,16(3):211-21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小组1年多来收集的5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与分析。结果 :50例ADR中 ,过敏反应居多 ,其次为神经系统的ADR ,少数为不合理用药或用药不当造成 ;防止可能或潜在的ADR ,关键在于临床用药监测 ;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 ,其次为中成药中的双黄连注射液。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997.
1999年~2003年我院中成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谈瑄忠  丁毅 《中国药房》2005,16(9):682-684
目的为中成药研发、生产、使用等部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利用数据库及电子表格软件统计分析1999年~2003年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及排序等情况。结果中成药占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由43.81%下降到33.70%;祛淤剂、扶正剂、骨伤科用药、清热剂和妇科用药位居销售金额前5位;在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药品中,祛淤剂占较大份额。结论中成药使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8.
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4,自引:9,他引:6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1日~2003年6月30日收集到的242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 子油脂肪乳后体内油酸浓度。方法 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7名癌症患者,第3 天不给药,抽取不同时间点空白血浆样品;第5天,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 注射液100 mL,滴注开始后,抽取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60 min滴完,用LC- 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线性范围为2.44-156 mg·L-1;日内、日间变异 系数均<14%;7名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注射液100 mL后,主 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1.08±0.19)h,Cmax(95.20±29.10)mg·L-1, AUC0-7h=(265.67±59.32)mg·h·L-1,t1/2=(12.14±6.42)h。结论 本法 适用临床测定血浆中油酸浓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与服用抗糖尿病(DM)药物治疗的老年DM人群低血糖风险的方法。方法 根据老年DM人群药物使用调查问卷,从我们建立的上海市社区老年DM人群用药监测系统中选取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服用抗DM药物的老年DM合并高血压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低血糖事件为观察终点;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低血糖风险用经过校正的相对危险度(RR)表示;采用多个协变量的Poisson回归模型,在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对RR值进行估计。结果 观察期1a内确诊发生低血糖34例,同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低血糖发生率(2.76%)高于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1.51%),但经可能的混杂因素校正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RR=1.98,95%可信区间(CI)0.59~ 6.59];复方降压片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加同时服用磺酰脲类抗DM药物的老年患者低血糖的危险性(RR=6.87;95% CI,1.01~47.21);钙拮抗剂、利尿剂、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并不增加老年DM患者低血糖风险(P>0.05);但其中ACE抑制剂单一用药在抗高血压药物中低血糖发生率最高(4.91%),对老年DM患者应慎用。结论在老年DM合并高血压的人群中,传统制剂复方降压片可以增加服用磺酰脲降糖药的老年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对于老年DM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极为重要,除考虑降压药物本身的疗效外,还应注意降压药对老年DM代谢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