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903篇
  免费   14474篇
  国内免费   7775篇
耳鼻咽喉   2787篇
儿科学   8338篇
妇产科学   3029篇
基础医学   16983篇
口腔科学   4319篇
临床医学   28282篇
内科学   40499篇
皮肤病学   3177篇
神经病学   11511篇
特种医学   123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33672篇
综合类   25710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15638篇
眼科学   4556篇
药学   26099篇
  215篇
中国医学   13455篇
肿瘤学   11508篇
  2024年   536篇
  2023年   2398篇
  2022年   5652篇
  2021年   11385篇
  2020年   6485篇
  2019年   11686篇
  2018年   6097篇
  2017年   5769篇
  2016年   7732篇
  2015年   10504篇
  2014年   19529篇
  2013年   16861篇
  2012年   20416篇
  2011年   17350篇
  2010年   15688篇
  2009年   14940篇
  2008年   13442篇
  2007年   13603篇
  2006年   11393篇
  2005年   7578篇
  2004年   3843篇
  2003年   3353篇
  2002年   2704篇
  2001年   2189篇
  2000年   2006篇
  1999年   1229篇
  1998年   1633篇
  1997年   1523篇
  1996年   1200篇
  1995年   1255篇
  1994年   1191篇
  1993年   939篇
  1992年   1162篇
  1991年   1035篇
  1990年   1068篇
  1989年   1038篇
  1988年   967篇
  1987年   854篇
  1986年   683篇
  1985年   1590篇
  1984年   1747篇
  1983年   1258篇
  1982年   1353篇
  1981年   1328篇
  1980年   1152篇
  1979年   988篇
  1978年   760篇
  1977年   759篇
  1976年   663篇
  1974年   4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Background Many centers use local anesthesia for adult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the setting of day-case surgery. There are no reports on, or guidelines for, use of anesthesia for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adolescents. We describe our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the use of local anesthesia and intravenous sedation for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in adolescents in the setting of a day-surgery facility. Methods The charts of 14 consecutive adolescent patients (aged 12–17) who had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from July 2004 to March 2005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Intravenous sedation was administered 1–3 min before injection of local anesthetic. Sedation consisted of midazolam 0.085 mg kg−1 and either fentanyl 0.85 μg kg−1 or ketamine 0.085 mg kg−1, according to the preference of the anesthesiologist. Additional sedation with half the initial dose was administered if required. Local anesthesia using a combination of lignocaine and bupivacaine was administered by the surgeon with infiltration in the skin and deep tissues. Results Fourteen adolescents aged 12–17 years (mean 14.8 ± 1.37), weighing 34–100 kg (mean 61.2 ± 16.5), had 15 inguinal hernia repairs with sedation and local anesthesia. All the patients were male. All completed the surgery with sedation and local anesthesia. None required conversion to general anesthesia. There were no immediate or subsequent complications. Mean time from the end of surgery to discharge home was under 2 h (mean 106 ± 36 min). Examination of patient charts did not reveal any complaints regarding the surgery or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at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 up visit. Conclusions The use of local anesthesia with intravenous sedation fo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adolescent age group seems feasible and requires further prospective study.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总结药物性。肾损害患者53例,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科1995至2005年药物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3例中40岁以下者17例,40岁以上者36例,其中60岁以上者23例。致病药物中抗菌素32例,中药6例,解热镇痛药、避孕药、造影剂、抗肿瘤药、奥美拉唑、阿昔洛韦、卡托普利共15例。临床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2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1例,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例,肾病综合征7例,慢性间质性。肾炎综合征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死亡3例,转为慢性肾损害10例,其余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中老年人为药物性。肾损害的高危人群;抗生素。肾损害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肾损害发生率上升到所有药物之首。停用致病药物和支持治疗是公认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少数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加环磷酰冲击治疗后继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也不失为抢救。肾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正准率。方法对25例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价值。结果16例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心脏、2例位于膀胱、2例位于胸腔近膈顶处、1例位于肝门区。以囊实性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MR及CT平扫肿瘤信号及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可明显强化。17例肾上腺髓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显像阳性率为88.2%(15例);7例行生长抑素受体^99Tc^m-奥曲肽(^99Tc^m-octreotide)显像者,6例阳性。结论CT、MRI可显示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31I-MIBG显像有定性价值,^99Tc-octreotide显像可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995.
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肝脏单形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EA)影像表现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HMEA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影像表现和病理之间的联系。结果4例HMEA中,2例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诊断正确。影像表现主要为:(1)平扫呈等低或等稍高密度的HMEA2例,强化模式呈“快进慢出”。病理特点足瘤内有丰富的窦隙状薄壁分隔微血管网,无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1例伴厚壁的血管。(2)平扫呈低密度或低信号的HMEA2例,强化模式呈“快进快出”,中央可见粗大的动脉。病理特点为瘤中央有畸形粗大厚壁的动脉,无脂肪细胞夹杂其间。结论HMEA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构直接相关,根据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对该病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仍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氧化锌乳膏剂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取处方量油相与水相分别置玻璃烧杯中,置水浴加热75℃使其熔化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两液合并搅拌至凝(约50℃)时加入氧化锌即得乳膏剂,采用络合量法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标准滴定液测定氧化锌的含量.结果 氧化锌乳膏制剂稳定,氧化锌在16%~2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25%(n=9).结论 本制剂处方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97.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及MR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其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共53例,其中脑内型40例,脑外型13例,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大多表现为爆米花样或桑椹状的混杂信号灶,周边围以低信号环;脑外型T1WI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类型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学特点,导致其MRI表现的不同,其手术方案及预后亦有很大差异.利用MRI检查术前可做出准确诊断,从而指导手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ADM)对大鼠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吸入空气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均为4h.A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40/min;B组为致伤组,进行大潮气量通气,潮气量40ml/kg,呼吸频率20/min;C组为ADM防护组,分别在通气开始前24、12h及通气开始后0h经尾静脉注射ADM(15mg/kg),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同B组.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左肺湿/干(W/D)值,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血清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氧合指数(PaO2/FiO2)较A、C组显著下降,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左肺W/D值较A、C组显著升高.B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较A组显著增高,而C组较B组显著降低.C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MD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而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大鼠肺脏内较A、C组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的破坏.结论 ADM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大鼠VILI起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肝细胞肝癌肺转移灶FDG摄取的假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探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肺转移的价值,并分析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的原因。方法32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HCC肺转移的患者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FDG摄取阳性或阴性分为2组:A组18例,肺转移灶表现为FDG摄取增高;B组14例,肺转移灶表现为无FDG摄取。结果32例HCC肺转移患者中,27例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肝内高代谢病灶,12例伴发其他肝外转移,其中包括腹膜后淋巴结、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骨骼转移。PET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35.6%,对最大径≥10mm的肺转移灶探测灵敏度为6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肺转移灶的FDG摄取变异较大,从无FDG摄取到少数病灶的显著FDG摄取,83.3%(25/30)摄取阳性的转移灶最大SUV(SUVmax)≤3。结论HCC肺转移灶FDG摄取假阴性率较高,除与病灶大小有关外,可能与原发病灶的病理特点有关。呼吸控制的薄层CT图像以及必要时增强CT对肺部小结节的检出非常重要,对CT显示小的肺结节病灶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髓内钉术后髓腔感染的手术技术和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19例髓内感染患者的情况,分别给予拔除交锁钉、窦道切除、扩髓并给予抗生素骨水泥棒填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髓内感染均得到控制,窦道创面愈合。11例骨折已愈合,6例患者部分愈合,2例未愈。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交锁钉术后的髓腔感染操作简单方便,相对经济,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