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63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517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999篇
口腔科学   557篇
临床医学   1409篇
内科学   70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1062篇
外科学   9155篇
综合类   2768篇
预防医学   502篇
眼科学   126篇
药学   1050篇
  16篇
中国医学   476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714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1592篇
  2013年   1437篇
  2012年   1407篇
  2011年   1412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1138篇
  2008年   858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719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关节镜下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38例新鲜髌骨骨折患者行关节镜直视下骨折复位,改良张力带固定,术前和术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功能康复和护理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平均随访18.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5周,所有病例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出现。关节镜治疗髌骨骨折为髌骨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针对其解剖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在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使用国产PFN治疗5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男25例,女3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2岁)。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形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锁定技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变化,以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是否畸形等制订随访标准。结果:56例中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颈螺钉切割股骨头(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外旋短缩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国产PFN内固定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3.
后外侧融合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后外侧融合对预防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短节段固定失败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本组6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A组30例均为我院收治患者,B组30例均为外院手术来我院复查的患者。A组行短节段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融合术;B组仅行短节段内固定,未植骨融合。平均随访16个月,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Cobb角、伤椎后凸角及矢状面指数(SI),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下腰痛评分法(low back outcome score,LBOS)。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伤椎后凸角、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BOS评分A组的优良率为73%(22/30),B组仅为43%(13/30)。结论 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只行内固定而不做植骨融合明显增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在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使用国产PFN治疗5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男25例,女3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2岁)。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形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锁定技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变化,以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是否畸形等制订随访标准。结果:56例中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颈螺钉切割股骨头(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外旋短缩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国产PFN内固定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侧前方椎管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1~6年随访,脊椎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5.1°提高到术后平均13°,平均椎管占位率由术前45%提高到最终随访的10%。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示,提高1级者有12例,2级者有4例;14例膀胱/直肠障碍者有5例完全恢复,8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经侧前路减压融合、Kane-da内固定器可较好地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早期下床行走和防止继发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大多数不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其神经功能至少可提高1级,而脊髓圆锥创伤的患者可表现为部分直肠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旭  雷勇  林亚  朱慧 《临床骨科杂志》2006,9(4):374-374
胫骨骨不连,特别是胫骨中下段骨不连临床上较常见,治疗较困难。2000年3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5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7~62岁。胫骨中段骨折14例,下段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47例,闭合性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38例,伴有骨缺损者19例。首次内固定采用钢板11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8例,外固定架固定9例,双矩形钉内固定3例,管形石膏1例。经二次手术内固定16例。病程6~21个月。1.2治疗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分两组进行。先将需修复部位的瘢痕组织切除,彻底切…  相似文献   
97.
单人手法整复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儿童尺桡骨下段双骨折,临床以桡偏背侧重叠移位多见且整复难度较大,1999-2004年运用单人手法整复治疗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2~14岁。均于伤后1h~3d内就诊。开放性2例,闭合性30例;左侧22例,右侧10例。尺桡骨骨折线距下端骨骺线1~3c  相似文献   
98.
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方法评定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6.5个月,16例优,10例良,2例可,3例差。结论 对Neer分型中3型和4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解剖钢板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C型骨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C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部C型骨折47例:C1型19例,C2型22例,C3型6例。结果47例随防6~48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良1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77.72%。结论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部C1、C2型骨折较理想手术方法,但对C3型骨折疗效欠满意。  相似文献   
100.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对12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伴肱骨头脱位的高龄患者,早期手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采用三角肌胸肌间入路,先复位大小结节,确定假体高度,骨水泥固定假体保持30°左右的后倾,大小结节再复位固定,必要时取骨折的肱骨头自体骨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6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定人工关节功能,平均为84.4分,90分以上(优)3例,80~89分(满意)7例,70~79分(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83.3%。12例患者疼痛方面平均得分为33.5分,功能方面为25.6分,运动方面为16.5分,解剖重建方面为8.8分。结论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以及合理的术后康复等前提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患者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但在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仍欠满意,需加强对患者术后关节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