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80篇
  6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41.
目的 观察胸腺五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每次0.5 g,qd,静脉滴注,连续2 d,后改为阿奇霉素分散片每次0.25 g,qd,口服,连续治疗7 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  相似文献   
742.
[目的]探讨蒙脱石对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原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按体重5~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或250mL,同时加入维生素B_650~100mg,然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3h,每日1次疗程均为5天。治疗组在治疗前半小时另加蒙脱石口服,每次2~3g,用温开水稀释摇匀后服下。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胃肠道反应的总有效率100%(60/60),对照组控制胃肠道反应的总有效率87.5%(3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蒙脱石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43.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梅毒螺旋体耐阿奇霉素基因23SrRNA突变的流行状况。方法:采集广西不同地区性病门诊疑似早期梅毒患者300例组织液,先进行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再进行巢式PCR检测Mbo Ⅱ酶切23SrRNA基因。结果:梅毒DNA阳性215例,其中耐药检测有效菌株数为190株,阿奇霉素23SrRNA基因突变耐药菌株数为173株,耐药率91.1%(173/190)。结论:广西地区梅毒螺旋体阿奇霉素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744.
745.
目的:观察二种方案治疗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对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联合用药,口服阿奇霉素 氧氟沙星 多西环素,对照组单服阿奇霉素,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0;对照组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30%。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6.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注射剂致儿童心血管不良反应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在 2013 年 1 月至 2021 年7 月鄂州市中心医院、黄石市中心医院和黄石市第五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筛选出阿奇霉素注射剂致儿童心血管不良反应113 例,对患儿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 113 例阿奇霉素注射剂致儿童心血管不良反应中,83 例(73. 45%)为轻度不良反应,30 例(26. 55%)为中度不良反应;男女比例 1. 35 ∶ 1;69 例(61. 06%)年龄≤3 岁;71 例( 62. 83%) 溶媒为生理盐水,42 例( 37. 17%) 为 5% 葡萄糖注射液;75 例( 66. 37%) 患儿输液浓度为 2 mg / mL,38 例(33. 63%)输液浓度为 1 mg / mL;53 例(46. 90%)联用中药注射剂,33 例(29. 20%)联用茶碱类药物,30 例(26. 55%)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80 例(70. 80%)临床表现为 Q-T 间期延长,22 例为心律失常(19. 47%);42 例(37. 17%)发生时间在用药 1 h ~ 1 d,25 例(22. 12%)为用药 1~3 d。 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缓解。 结论:阿奇霉素注射剂致儿童心血管不良反应以 Q-T 间期延长常见,多发生于年龄≤3 岁、用药≤3 d、溶媒为生理盐水和输液浓度为 2 mg / mL 的患儿。  相似文献   
747.
748.
The resistance, plastic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cancer cells, including glioblastoma (GB) cells, have prompted the investigation of various agents for possible adjuncts and alternatives to existing therapies. This includes a macrolide antibiotic, azithromycin (AZI). It possesses intriguing anticancer properties in a range of cancer models in vitro, such as antiproliferative, pro-apoptotic, anti-autophagy and anti-angiogenic effects. In fact, AZI is renowned for its ability to eradicate cancer stem cells by inhibiting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and respiration. AZI-containing regimens in cancer patien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 have shown favourable (i.e., attributed to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unfavourable outcomes. Whilst its direct anticancer effects have yet to be clinically proven. To that end, this review provides a summary of AZI anticancer studies and delineates its potential activities in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of G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