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88篇
  免费   1350篇
  国内免费   672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2612篇
口腔科学   2164篇
临床医学   2386篇
内科学   1346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425篇
特种医学   2053篇
外科学   8251篇
综合类   271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46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37篇
  22篇
中国医学   687篇
肿瘤学   97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833篇
  2021年   1241篇
  2020年   1174篇
  2019年   970篇
  2018年   974篇
  2017年   957篇
  2016年   798篇
  2015年   816篇
  2014年   1659篇
  2013年   1940篇
  2012年   1214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130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085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1014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808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关节牵张术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早中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排除非创伤性关节炎和终末期踝关节炎。其中接受单纯踝关节镜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15),接受关节镜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关节牵张成形术者纳入研究组(n=15),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χ2=7.214,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10.342,P<0.05),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t =10.452,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关节牵张成形术对早中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较单纯关节镜手术短期效果更好,可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选择,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正枕骨、寰椎和枢椎共同构成了枕颈部活动的结构功能单位,即枕颈交界区~([1-2])。炎症、创伤、肿瘤及畸形等因素会导致枕颈交界区失稳,从而引起颈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麻痹及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危及生命~([3-4])。后路内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枕颈部失稳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术式为枕骨螺钉技术,该技术较钢丝固定技术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43.
44.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22,37(9):1793-1798
BackgroundDespite numerous advances in the implant design and surgical technique, improvement in patient satisfaction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has plateaued. Various TKA alignment strateg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hat impact the coronal positioning of the tibial component relative to the native joint lin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if postoperative variance of the joint line from preoperative native alignment is co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following primary TKA.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n academic center’s patient population identified all primary TKAs between 2013 and 2021 with full-length, standing radiographs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PROMs) data. These measures included the 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 for Joint Replacement,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Veterans RAND 12 score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ic measurements for hip-knee angle, tibia-metaphyseal angle, tibial-axis orientation angle, and joint-line obliquity angle were recorded. Three-month, 1-year, and 2-year PROM sco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 in degrees for each of the angles using a Spearman’s correlation. A Mann-Whitney U-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angular changes with a change in PROM scores.ResultsOne hundred and ninety nine patients (204 knees) with a mean age of 67 years were included. Average follow-up was 23 months. Three-month, 1-year, and 2-year follow-up rates were 93%, 64%, and 34%, respectively. Improvements were seen across all PROMs regardless of an angular change.ConclusionThere were no cl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PROMs and variation in joint line obliquity in the coronal plan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variation in coronal tibial alignment from native alignment does not impact PROMs. Further study is indicated to correlate an angular change with functional measures.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逆行神经追踪法研究大鼠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通路。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非交感神经切除组(A组)和交感神经切除组(B组),每组15只,交感神经切除组切除左侧L1以下椎旁交感干。两组左侧骶髂关节注入3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20μl,72h后取出双侧的L1-S1背根神经节(DRG),TMB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RP阳性神经元细胞并计数。结果:两组左侧L1、L2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HRP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左侧L3-S1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1-S1神经节含有支配同侧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元,同侧椎旁交感干可能是骶髂关节到L1-L2神经节重要的传入神经旁路,而不是到L3-L5神经节的传入旁路或重要的传入旁路。  相似文献   
46.
关节镜结合放射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结合放射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3年7月,共收治1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加双极射频进行关节内病变切除,术后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辅以放疗,13例通过10~45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膝活动度、疼痛、肿胀情况。[结果]13例随访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58.7±6.4)分,最后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6.5±5.7)分。[结论]通过关节镜能完成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较彻底切除,对弥漫性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辅以术后放疗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7.
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前交叉韧带撕裂MR图像及40例完好的ACL,分析其直接及间接征象的特征。结果:在评价的直接征象中,ACL不连续和ACL走行异常均具有相对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在评价的间接征象中,后交叉韧带角、Blumensaat角、后交叉韧带指数、半月板后移征、“对吻性”骨挫伤、胫骨前移位等6个征象具有相对高的特异性,后交叉韧带角、Blumensaat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ACL损伤的直接征象为诊断主要依据,ACL损伤的间接征象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膝关节关节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范围、大小及变化规律。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关节面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行走过程中关节面产生应力、应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并且变化规律近似的服从抛物线变化。通过对不同体重的人在行走时膝关节面上产生的应力分析得出,体重对关节面上的应力的大小并不产生重大影响,体重带来的应力差异仅占总应力的10%。  相似文献   
49.
项韧带骨化相关因素及其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淼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8):586-588,I000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项韧带骨化的相关因素及其组织学改变特点.方法:将4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项韧带有无骨化分为两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颈椎椎间退变和颈椎稳定性情况,对各指标与项韧带骨化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观察项韧带骨化的组织学改变.结果:统计分析表明,项韧带骨化和颈椎椎间退行性改变及颈椎不稳定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同时还与患者年龄、性别组成有相关性(P<0.05).项韧带骨化的组织学改变以软骨内化骨为主.结论:项韧带骨化与颈椎退行性改变及颈椎椎间关节不稳定具有相关性,组织学改变以软骨内化骨为主.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3年12月,对1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RockwoodⅢ型8例,Ⅳ型2例,Ⅴ型2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2 h~5 d,平均2.5 d。结果术后10例获得3个月~2年随访,2例失访。术后肩锁关节位置恢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达160°~170°,2例在举重物时肩锁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肩关节外展80°时肩锁关节开始疼痛,患侧上肢肌力较健侧稍减弱。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定为86~96分,平均92分。结论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微动特性,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