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中国医学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91.
朱明军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军教授系我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业务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朱师在内科急症、心血管病、老年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其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2.
朱良春教授提出痛风多缘浊瘀内阻、脾肾失调。从浊瘀论探讨痛风炎症反应与浊瘀内阻、免疫反应与脾肾失调的内在联系,为痛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
本文观察了辨证加大黄治疗脑出血便秘40例,并与大黄苏打片、果导片相对照。结果:辨证加大黄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2.5%,无效3例。与大黄苏打片、果导片组(共40例,其中显效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20%)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中药辨证加大黄效果优于后二药。此外大黄有活血化瘀作用,但药后无一例脑出血加重或出现再次脑出血。  相似文献   
94.
马兰萍  薛崇成 《中国针灸》2007,27(11):845-848
朱琏同志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主要创建人,是西医学习中医的带头人。朱琏同志对针灸事业的主要贡献有学习针灸医学,推广针灸疗法;心系针灸事业,创建针灸研究机构,并较早进行针灸国际交流;注重临床实践,倡导针灸科研;著《新针灸学》,传道后学。  相似文献   
95.
朱珊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时强调中西医结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6.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肠痈之症;所主证候病机多为阳气不振、热毒内蕴、化腐成脓。朱宗元教授临证善用此方灵活化裁,取其善入下焦、寒热并用、温阳健脾、清热祛湿化瘀的功效用来治疗带下病,充分体现了"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思想,对临床证属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诊治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7.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导致脑卒中在内的严重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干预靶点。朱良春教授是著名的国医大师,以善治疑难杂症,善用虫类药物而闻名。朱老认为根据病位及致病特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应归属于中医“脉痹”范畴,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性,其中本虚以脾肾不足为主,痰瘀互结为标实,是疾病核心病机。指出治疗上应注重痰瘀同治,在常用的健脾祛瘀化痰的草木类药味以外,可适当加入搜风通络之力较强的虫类药物,加强祛瘀通络的功力。根据本病病机自拟“祛痰通络稳斑方”,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提示该方具有抗炎、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降脂调节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生物过程,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斑的效果。临床实践中也提示其可协助降低血脂,减少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面积,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整理并总结金元四大家治疗便秘病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文献学证据,并为完善金元四大家学术体系提供统计学依据作出贡献。方法:收集金元四大家医学著作中与便秘病相关的中药处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利用WPS Excel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中药的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治疗便秘病的高频药物进行数据挖掘,采用Cytoscpae软件绘制高频药物核心网络图。结果:共获得治疗便秘病的中药处方67首,其中涉及中药111味,总计出现频次571次。统计出金元四大家治疗便秘病常用高频药物以补气药、清热药、泻下药、解表药、理气药及补血药为主,根据高频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出38对常用药对和15组常用药组。根据高频药物相关性分析,绘制药物核心网络图,挖掘出4组临床常用核心组方。结论:研究发现金元四大家认为便秘病与脾、大肠、胃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上以"温阳益气,升降结合""苦寒攻下""滋阴润燥,辛润活血"及"祛风除湿"为基本大法,可治疗气虚便秘、气滞便秘、热结便秘、、瘀血便秘、血虚便秘及湿秘等,常用方剂有润肠汤、黄芪人参汤、木香槟榔丸、生津甘露汤、脾约丸等,并总结4组核心组方,以上研究结果对中医临床治疗该病具有指导意义,并为更好理解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朱丹溪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丹溪心法》中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朱丹溪方药数据库,将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统计,采用系统聚类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采用Carma方法对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610首,涉及中药337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茯苓、生姜、炙甘草、甘草、陈皮、人参、半夏、白术、当归、川芎。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12组,分别为砂仁和藿香、细辛和白芷、胆南星和枳实、升麻和柴胡、防风和羌活、黄柏和知母、厚朴和苍术、桔梗和枳壳、熟地黄和生地黄、黄芩和黄连、白术和人参、陈皮和半夏。设支持度3%、置信度65%,共得到提升度均1的关联规则39组。结论朱丹溪临证善用补益脾胃之品,常以调理脾胃药物为核心,提示朱丹溪学术思想不仅以滋阴为主,同时亦重视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析朱丹溪"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学术思想及临证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学习《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中有关窠囊的论述内容,总结窠囊的病因病机特点阐述朱丹溪辨治窠囊、遣方用药的独到之处,并附以验案二例以示临床应用。[结果]朱丹溪在论著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说所论窠囊,是以气病日久成痰化瘀、胶结隐匿于体内深处为主要病机具有不易清除、病势缠绵、病症繁多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上朱丹溪注重疏调气机、导痰破瘀力求直捣窠囊,以二陈汤、四物汤为主方佐以痰瘀同治之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附医案以窠囊学说为指导,采用痰瘀同治、调气解毒之法治疗早期胃癌和结肠息肉,临床疗效确切。[结论]朱丹溪的窠囊学说理法方药完备,对临床痰瘀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挖掘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