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医辅助治疗IVF-ET卵巢低反应,在进IVF-ET周期前,索源求因辨治,根据高龄、其他疾病等累及者的不同给予不同中医辅治、辨治,以调整着床内外环境、辨治相关病证及调理卵巢功能为主。进周后,在补肾填精时,以健脾益气药物为主,以加强脾胃运化功能以求在短期内能够提供大量精微物质,为卵泡迅速发育提供重要的保障。尤昭玲教授认为,胚胎移植后应及时健脾助膜长养,固肾安胎,以防止早早孕流产,为胚胎的着床、成活、发育而保驾护航。其认为中医药对IVF-ET卵巢低反应的治疗应从进周前开始,通过对低反应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为其再次进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尤松鑫教授提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属于伏暑温病,病因为湿热,病位在少阳胆腑,病机是少阳湿热痰浊留连,并独创性地将蒿芩清胆汤作为慢性肝炎阶段黄疸指数增高的治疗主方,坚持辨证为主,处方灵活,加减精练,药量谨遵古方。文章介绍尤教授验案4则,并随案分析尤教授辨证思路、用方习惯、常用配伍。  相似文献   
13.
尤昭玲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国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  相似文献   
14.
尤昭玲教授用“消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昭玲教授是国家第四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文章通过总结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经验,并附以临床医案,有利于名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尤昭玲教授临床上结合多种诊疗手段及方法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独特思维和经验;归纳了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尤氏八法",为中医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尤昭玲教授以中药内服、外敷及食疗联合治疗因宫腔粘连所致的月经过少,以扶正祛邪为治则,化瘀通络、清热散结为治法,辅以健脾养血调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以上而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其发病率据欧美日本等国家统计,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5%,其中50%~60%为女方因素,21%~25%由男方引起,20%~25%是双方原因.我国尚无权威的统计结果,但发病率也相当高.不孕症是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疑难病症,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妇科疾病的一种结局或后遗症,例如先天发育不良、生殖器畸形、月经病、带下病、瘾瘕等.因此不孕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疑难病.  相似文献   
18.
尤昭玲教授结合中西医理论与临证经验,巧用阴道四维彩超明确诊断,首次提出宫腔粘连求子患者无需手术治疗标准,总结了4种不同求子方案;治疗以中药汤剂、药膳煲、食疗糕三者结合,根据月经期、月经后期、着床期、早孕期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独特的"尤氏四期助孕法",并提出着床期即介入安胎至孕早期"安胎二步法"以提高临床妊娠率。临证获得良好疗效,为宫腔粘连所致不孕症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右归饮对皮质酮大鼠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用皮质酮造成大鼠细胞免疫抑制模型,观察右归饮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模型大鼠免疫功能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NKCC活性降低,IL-2,IFN-γ含量减少,200%右归饮灌胃(10g/kg)后,可以有效拮抗CORT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体内和体外试验均可见模型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加强,NKCC活性提高,IL-2和IFN-γ水平也明显提高,文章以其可能作用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随师临证,总结了尤昭玲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诊疗心得:尤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复杂,排卵障碍为其基本病机,他结合测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针对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3个阶段,制定分别从肾、心、肝、脾4脏调治之周期疗法,自创临床验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