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兆钢教授提出芒针"疏弹趋动,技巧术行"独特的针刺治疗理念,应用芒针,运用中医理论,在临床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现简要阐述马凡氏综合征、癃闭、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中医治法、针刺取穴、临床疗效以及体会。  相似文献   
32.
33.
杨道文教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小儿CARAS的临床特征,认为主要病机是风邪致病、正气亏虚和气机失调,其中强调风邪致病需注意外风与内风并重,正气亏虚主要表现在脾肺两脏。从治风、补虚、调气三方面组方化裁论治。治风时以辛散治外风,以镇敛治内风;补虚时注重肺脾两脏,且补脾之中兼顾运脾;调气时强调肺胃同降,以降为主,降中寓宣。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真武汤及去附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及其血脂代谢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谷氨酸钠和脂肪乳造成大鼠的综合性肥胖模型,通过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体重、李氏指数、睾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体积、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瘦素水平。结果:真武汤总提取3g/kg、6g/kg灌胃给药能有效干预大鼠实验性肥胖,降低体重增长度、李氏指数等多项肥胖指标,也能降低血脂及瘦素水平,但对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无影响,1.5mg/kg时则无此作用。去除附子的提取物亦无上述作用。结论:真武汤对实验性肥胖大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降低血脂和血中瘦素水平有关。附子是真武汤体现其减肥功效及降脂作用的必须组成药物。  相似文献   
35.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正式书名是《金匮要略方》,全书篇名完整,篇章顺序与当今通行本有异,方名更为古貌,方药用量有所差别,药物炮制方法记载更为详尽,参考较多中古医书。  相似文献   
36.
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临证遣方用药特点等方面对杨文华教授的治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杨文华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以肾虚精亏为本,脉络瘀阻为标,“肾虚精亏、髓枯血瘀”为病机关键,治疗以“补肾生髓、祛瘀生新”为根本大法,同时注重调补阴阳,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炭类止血药物及中药药对等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7.
总结杨进教授温病学课堂教学特色。理论教学方面:为利于学生记忆与运用,在知识点的分解、类症鉴别与归纳方面的独特技巧。实践教学方面:以问题为中心,结合案例教学和专题训练学生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论治临床思维体系的建立和方证结合的遣方用药能力。  相似文献   
38.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医中之圣、世界文化名人,其所著《本草纲目》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科学宝藏。李时珍身上所蕴藏的深厚医道文化思想是其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对李时珍医道文化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对李时珍医道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提出了弘扬李时珍医道文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肝气不畅,气血失调,上犯于脑而致中风。临床可以疏调气机学术思想论治,即以疏调肝气为主线,佐之补肾、调和脾胃。首先,以疏解肝郁、调畅气血之药为君药;同时,后天之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易致中风后诸证变生,治疗时应辅以益气健脾养血之药。最后,先天之本肾,藏精生髓,髓足则脑充,治疗时当辅以补命门、益精气、强筋骨之药。  相似文献   
40.
《针灸资生经》以灸法的载述独见其长。就该书的灸法特点作了浅述。书中言及用灸法治疗的病证较广;对腧穴宜针宜灸、宜灸不宜针、宜少灸及禁灸穴都作了记述;所列病证灸方用穴精简,大部分灸方只取一穴施灸;重视压痛穴的应用,作为确定施灸穴位的依据;提倡"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施灸原则;重视灸感,对灸感现象有详尽的描述;灸疗法众多,灸药并用的论述也较多;临证时根据患者身体强弱、年龄、部位、病情选择艾炷大小和艾灸壮数,控制灸量;阴虚燥盛之证及孕妇、产后应当慎灸;该书作者认为治病应以调理脾胃为本,并注重预防。该书对灸法的收录和运用广博,而且实用,对后世针灸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